第五百四十五章 请用我能理解的方式告诉我(1 / 6)

    李颜开狂暴了。

    在科研智囊团内部,一个代表华夏最顶级科学天才的地方,李颜用传说级的表现疯狂刷着存在感。

    以国庆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起点,李颜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从不怎么参与核心项目的学习人员姿态,变成了“请李颜出山”内部梗的主角。

    科研智囊团并不是一个正经的机构,但被其认可的名字,全都是国之栋梁。

    其中大部分都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主力军。

    相比诸多学会、团队,这一批人纯粹许多,可以理解为不论资历不论管理,只谈科研方面的战力。

    如果说院士团队是荣誉积累外加社会地位双重buff下的元老院,那智囊团成员就妥妥是战力最顶尖的现役战神。

    李颜在这群人面前最出彩的成绩,一个是搞出了光刻机,一个是找到追墙博弈最优解。

    能赚钱,那是另一个维度的事情;全能,也是大家不那么重视的方面。

    所以他一开始存在感并不算强。

    没办法,别人并不能理解李颜解决追墙博弈是何等顺手的事情。

    他们也往往把未来科技在科研上的成就——生科、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方面——视为一整个公司群策群力的成果,而不会认为来源于李颜一人。

    智囊团成员普遍拥有多重身份,在某些社会身份上,他们非常尊重李颜,但一到了自己研究的领域,他们就不怎么把李颜放在高位了。

    例如几个听起来就牛逼轰轰的项目,可控核聚变、常温超导、量子计算机等等。

    虽然暂时啥突破性进展没有,但能被委任作为历史突破级别项目的主力,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深度自然是数一数二的。

    这一批人大概是对李颜最不感冒的了,从李颜被推荐加入以来,他们就极少与李颜交流。

    或许都觉得自己跟李颜的发展方向是不同的吧,他们认为李颜走的是实用主义,追求当下能利用起来的东西,解决了光刻机确实是了不起,但毕竟是人类已有的工业成绩,复现一下,现实价值远大于历史价值。

    一切改变,始于一场学术会议的席间交流。

    会议主题已经不重要了,主角是中部地区某著名电化学研究室的年轻项目组组长。

    是个长相还算靓丽的女性,一头长发配白大褂,像是樱花国很喜欢的女科研人员人设。

    她性格比较外向,一到席间交流的时候就一群人凑过来聊天,男男女女都有,显然是一个小圈子。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