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拍卖(4 / 6)

忙说道,“您要不,看看?”

    那边本来放在台面准备下一个启动拍卖的簪子,突然就被绒布托着小心翼翼地递到李颜面前,簪头雕着缠枝莲纹,簪身曲线如新月,灯光下隐约透出蛛网般的翠色丝络。

    李颜挥挥手,带着众人就往外走。

    外边的拍卖也就此暂停,对于李颜好奇簪子这件事,大家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

    难不成真是唐代的好货?

    李颜出来就是想否定上边瞎编的背景故事,谁知道绕到台前一看,玉簪的简介已然换成了“清光绪玉簪”,背景故事更是简略成“曾归洛城定阳县冯氏夫人所有,上世纪八十年代于某处旧宅中取得”一句话。

    “呃……冯氏后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举家搬迁了,留了处旧宅。旧宅收归村里的时候,发现这个簪子,还带有一本冯氏手写本,记录着旧宅中每样东西的传承,这根簪子就记录到清光绪冯氏夫人。”

    好家伙,这认知不是清晰得很吗?

    一个清光绪的玉簪,那可就值不了几个钱了——尤其是临时把很传奇的唐代贵妃遗物背景抹掉之后,这时候去买不明摆着冤大头?

    李颜跟韦韵之都看笑了,其他人只是尴尬地微笑。

    “还拍吗?”李颜问。

    “拍……吗?您想要吗?”赵经理一问出来,立刻被周云林杀人的目光镇住了。

    这玩意儿你还敢问李颜要不要,找死啊?

    “起拍一万?太低了。”李颜摇摇头,“别说我贪各位便宜,这东西虽然不是唐代的,但也不只是清代的。”

    在场众人都瞪大了眼,尤其是几位“专家”。

    李颜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又快速跟现场屏幕连接,直接把照片投到屏幕上,不断放大,直到能看清上边的纹路边缘细节。

    “簪尾的卷云纹很像唐代风格,这或许也是主办方愿意相信唐代遗物说法的原因。但唐代玉器多用西域和田玉,这支簪的玉料明显是岫岩老玉。”

    说着,李颜把簪子倾斜45度,朝着晃眼的射灯看去,“岫岩老玉矿常伴生铬铁矿脉,玉料在形成过程中渗透铬元素,强光下可见翠色丝状分布,俗称‘天河砂’。此特征在明代中晚期玉器中尤为常见。典型案例就是1978年明益宣王朱翊靷墓出土的玉带板。”

    台下人已经听入迷了,台上的也听怔住了。

    “明代工匠好古成风,正德年间流行过一阵‘仿唐玉’热潮。不过真唐玉的云纹末端会带分叉,像柳叶;这支簪的云纹收尾圆钝,是典型的嘉靖仿古工。”

    诶?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