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突破”之后,他的技能提升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只是每次都要自己想尽办法去研究去开路,完成之后对于其他技能来说并没有太大参考价值。
属于定制专用路线。
他不可能每次都这么搞,就像坐在窗口接待群众,每个过来办事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诉求,如果一个个就事论事制定特殊路线,工作量其实远比让所有人按某个既定流程办理来得大。
因为每一次单体分析都需要调用所有资料,然后筛选有用的部分,这就等于不断在重复调用过程。
浪费了。
李颜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个词“流水线”。
他闭着眼想得入神,嘴都不自觉扬起了。
他现在就是要制定属于自己技能提升的流水线,提高学习效率。
不够!
他对着虚空挥出一圈,这种思考的层次还是不够高。
就算把效率提的很高,也无非是提高了脚力,爬山的速度更快步幅更大而已。
但他想要的是坐火箭上天去!
“如果能直接建立一个思考机制,专门作用于所有技能互相纠缠的那部分,‘流水线’则用于延展出去的分支……”
李颜突然喊出声来,“那不就是流水线的流水线?”
这一瞬间,李颜大脑似乎捕捉到了什么东西,但非常模糊,不可捉摸。
不要急!
他马上调整呼吸,强迫自己理清思绪。
“要达成什么效果,这点自己心里必须清楚才行。”他默念着,忍不住站起身来,在办公室反复踱步。
不过还是闭着眼,只是这件办公室的布置早就烂熟于心,他甚至能做到抬腿避开杠铃。
如果真有这流水线的流水线,那以后他的学习效果,该是怎样的?
现在大部分人学知识,A就是A,B就是B,先把一个点学通透,然后存在大脑里备用。
后边需要运用的时候再拉出来。
当然,一个问题往往是复杂的,需要ABCD一同出场,所以就要把他们一个个拉出来,寻找他们之间的联系。
李颜现在的思考模式,是拉出A之后,可以直接扯A身上的线,把相关的知识全都扯出来,然后再进行筛选。
但在学习的时候,A还是A本身。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