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颜干脆懒得答了。
于是林志远转换了话题:其实我要找你说的不是照片的事情。
先天开会圣体,被动光环:只要参会,会议时间延长百分之二十。
但是下一句消息让李颜傻了眼:南方文艺有篇文章聊到了《白发少年》诶!
白发少年是个什么玩意儿?
小林:哦不对,记错了,应该说的是《白发南宫剑》?反正就是你那本书。
李颜:没事,原谅了。
小林:哦……《南宫少年》,不好意思颜少。反正就是上一期的南方文艺,周刊来的,有个专题聊网文的,提到了起源中文网,在夸你这本书来着!
《南方文艺》……算是地方刊物,从影响力到权威性,都远不如《临江文学周刊》的子刊《临江文艺》,但也因此会讨论一些其他正式刊物不太关注的内容,例如这次的网文。
李颜:你平时不咋看书啊,怎么淘到这东西的?
小林:我跟我们班学霸(不如你)推荐这本书的时候,他跟我说的。
李颜尝试搜索了一下南方文艺,还真给他搜出来网页版,不过只会发布电子投稿内容,恰好——《网络:走向融合还是继续尴尬》赫然在首页。
不是,小胖,你确定这是夸我作品的?
点开一看,作者先对“网络”进行了一波科普与历史脉络梳理,然后开始输出观点,总而言之就是网络是新时代“商业化的”、“大体量的”产物,与传统文学的追求有冲突,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全面融合的阻碍”,处于“立意不够高级、规范不够完善、方向不够正确的尴尬阶段”……
文章列举了一堆时下热门的作品,在肯定它们提供了足够“茶余饭后聊以消遣的乐趣”之后,转头又是一通狠批,在这期间给了一句:
“唐俟神飞的《南宫少年》如同彼时武侠,是为通俗作品,尚且可堪一看。”
最后还上了一波高度,“广大网络文学工作者,应当坚守文学之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李颜皱着眉关掉了网页。
林志远呐林志远,这么一篇文,你都能从里边读出来“夸”,实在也是断章取义的天才。
这哪里是夸,这特么把我架在火上烤!
这文章水平之低下,也无怪乎只能发在冷门刊物上。
充斥着一股文人的酸气。
看似在说李颜的文章是一股清流,实则高傲地把武侠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