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第二天,重头戏来了——数学,最容易把寻常考试变得不寻常,把不寻常考试变神经的一门科目。
一拿到试卷,李颜还没看前边的题目就直接翻到最后一题,好家伙,特么居然是圆锥曲线,解析几何……
装都不装了直接摊牌是吧,新北一中数学组的老师们,这题目是给初一学生做的吗?
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这张卷子满分不是120,而是100,20分压轴题直接当附加题得了。
李颜仔细看了一下,果不其然,难度爆表,就连他现在的状态都没法这么看看就有明确思路。
前边的题目倒是中规中矩,难度确实有所提升,计算量也大大增加,按这个难度,很多同学可能都没看到最后一题是个啥就得交卷了。
李颜其实也有点紧张,他只有四十分钟的时间来解最后一题。
在考虑“只有四十分钟”这是不是人话之前,先看看老师们出的题目是不是人做的。
完完全全就是高中竞赛级别的题目,计算量上进行了简化,思路是原汁原味的。
李颜合理怀疑,这题目就是出给陈凡、梁天成还有他自己做的。
甚至算是竞赛前置选拔都够格了……
他几乎透过试卷看到了数学组老师们得逞的笑脸。
三角形内切圆半径……椭圆第一定义……用参数方程设置点P……设直线反式……联立……
李颜试错了十五分钟,终于觅得一线光明,在草稿纸上极速推算,而此时的考场里,甚至没有第二个人开始思考最后一题。
“那这个题目也就是等价于求这条函数在(0,π)上的最大值!”
李颜心里几乎喊出来了,他又确认了一遍思路无误,那剩下的也就是利用完全超纲的知识解函数了。
数学卷子被整齐且干净的笔迹写满,而此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三分钟。
于是李颜跟老师要多了一页草稿纸,通过设置P点坐标后用二元不等式求解。
思路上可行,就是计算量大了点,他也没有足够时间写完验证答案,索性交完试卷就不管了。
剩下的三科,史地生。
全都是跟政治一样的体验,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尤其是刚写完数学变态难题后,这三科对李颜来说简直就是休闲小游戏。
早上的历史试卷,李颜写完后还在草稿纸上续写了数学最后一题的第二个解法,算出来一样的答案,倒是让他兴奋了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