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赴丧(7 / 13)

bsp;圣人沉吟了一会,道:“俟斩衰完满,大郎二郎随时可以门荫入仕。五妹嫁给我为妃。今后两家一起走。”

    收杜黛君,和收崔玉章、崔玄素同理。杜氏是杜氏,京兆杜氏作为汉魏以来的关中望族很庞大。太尉这一支是杜如晦一脉。传到中唐,杜佐生元绛。元绛生审权、蔚。到杜审权这,就又是单独一房。让能,即审权长子。要一起走的,准确说就是杜审权一家。

    崔、裴、杜、韦、赵、郑、李,不知不觉快集齐了,李家的烂裤裆公主们没人要,李家郎却抢手呐。我家三百年天子,哪里不及崔、卢!

    “家中与有司安排就是。”杜黛君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多说。

    倒不是别的。老父已逝,随着时间流逝,圣人对杜家不可避免的会淡。这么做相当于兜住下限。只是她笼罩在丧父悲痛中,不想讨论别的。圣人倒是够自来熟,一口一个五妹………

    “那就这么说好了。”

    三年之期一到,就来娶五妹!

    出了灵堂。

    外间已经在准备午餐,家僮穿梭如流,宾客被引到各处就食休憩,只有一小部分在游荡。看到他,三三两两走到面前示好。一问才知道,全是杜让能幕僚。

    “秦韬玉?”圣人看着面前这个面如冠玉、性格外向的美男子,稍有震惊。

    “正、正是……”秦韬玉连忙拜礼,心里又是惊疑又是恐惧。

    圣人回忆出一幅场景来。

    那是十几年前的午夜。这副躯体的原身在啜泣,小小年纪又孤苦无依,身边只有两个动辄叱骂的寺人,正承受着对即将背井离乡的害怕、内竖在侧的畏惧、宗庙隳灭的悲伤。

    “殿下!”突然一个年轻人带着几名军兵闯入。

    小寿王看着来人,吓得往角落一缩,止不住的哽咽:“秦判官,我不想入蜀。”

    秦判官是神策军世家,文武双全,累举不第,因此阿附田令孜。秦韬玉并不废话,一把抓起寿王就往外走,随后将其塞入马车。

    行至斜谷,小寿王磨破了脚,走不动了,向秦韬玉要马。秦韬玉找田令孜汇报,田令孜闻言大怒:“此深山,安得马!”说罢,马鞭劈头打下,打得小孩在地上乱爬,满脸血痕,尖锐惨叫告饶。待小孩不要马了,就拿着棍棒督其赶路,走的慢就是一鞭子。

    当时秦韬玉一直在身边。到了成都之后,再没见过。

    以上就是前身的记忆。

    “你如何在幕府?”圣人反复打量着秦韬玉。

    秦韬玉心情稍宽,只是苦笑。令孜太蠢,到了蜀中依旧我行我素,搞出了许多人神共愤的事。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