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某大院。
一位年约五、六十的老人满脸疲惫地躺在床上,刚想熄灯睡觉,他的手机突然亮起。
看着手机屏幕中,自己的学生给他发来的一连串图片,老人的脸上闪过一丝无奈,但还是拿起了手机。
如果有外人在此,很多人应该可以一眼认出这个头发花白,面相和善的老人。
京都国家博物馆馆主、华国艺术保护协会会长——周定国!
本来,周定国在这个时间段早就应该睡着了,他今年已经五十九岁,熬夜对他来说伤身伤神。
但是没办法,10月2号,京都国家博物馆艺术节即将开展。
这应该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艺术节了。
这次的艺术节,核心目的无非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博物馆内的那些艺术品,还有其背后的故事。
因此,周定国在内容上做了十足的创新。
他会请来各种演员,通过各种演绎,让各种文物身后的故事,能够更加深刻地被观众们所记住。
当然,京都国家博物馆中的文物太多,周定国打算召开很多届艺术节,每一届都只会演绎一些文物后面的故事。
这么做的目的,一是因为时间受限,二是因为有一些文物,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来演绎。
比如说《洛神赋图》,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画作的核心是曹植与洛神之间那种“人神道殊”、若即若离的浪漫主义情感与意境。
演员很难用动作和台词去表现那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虚无缥缈之美。
而且,洛神是神,人又怎么能具象化地表现一位“神”?
若是仅仅只让一位美艳的古装美女出演,极其容易流于俗套,失去原作的仙气,遭到观众们的吐槽。
秉承着多做不如少错的原则,周定国在演出内容上非常谨慎。
《洛神赋图》更是被他列入了绝对不能碰的文物清单之中......
周定国作为馆主,又是艺术节的主要策划人,需要统筹调度,保证现场不出现一丝纰漏。
所以,他这几天可谓是忙的团团转,连休息的时间都少的可怜。
熬夜,更是成为了家常便饭,大半夜醒来工作都是常有的事。
当周定国戴好眼镜,看清楚图片内容时,瞳孔猛然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