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做的是什么买卖,总之院子里经常会有些沉闷的声响,还总看见一趟趟的马车有货物进出。
这其实多少有些古怪,毕竟这院子是在巷子最深处,进出多有不便,若是换了别的生意人,肯定是在城外租个库房更便利些,但那家人却偏偏就在这里上货下货,但却又没有人知道他们家做的什么买卖。不过那终究是他人之事,那位姐姐当初年纪还小,也不敢多问。
五六年过去了,那位姐姐也到了出阁的年纪。她记得很清楚,就在妈妈让她挂牌出阁的那一年,这家院子的主人突然开始大兴土木,把原先的房屋推倒重建,花了三年才兴建完成。
原本以为这家人会更长久的住下去,可偏偏不过一年之后,这家人就欲将此院出售。而那位姐姐当时正是及笄之年,因为弹得一手好琴,是以在这塔城之中也算是颇有些薄名,妈妈便想让她自立门户,也好多赚些银钱。一来二去,就谈下了这座院子。”
程煜心中暗暗计算,翠玉小馆前一任主人,也就是那位官员的女儿,七八岁就被充入了教坊司直接送到了塔城。五六年后出阁,想来是刚满了十四岁,因为明朝的律法规定女子十四岁就可以出嫁,而对于翠玉这样的女子来说,十四岁也就是要挂牌接客的年纪。
然后修建此院花了三年,只住了一年就卖掉了,那个官员之女正是及笄之年,也就是十八岁,那是青楼勾栏女子最好的年华。
而这样的女人,通常到了三十来岁就已经年老色衰,古代的女人不像现代,各种保养,各种妆扮,到了四十多岁依旧丰姿绰约。在古代,三十多岁还能有些风韵却依旧会被称之为徐娘半老,更何况是这种风尘女子,她们只会比普通女人老的更快一些。
所以,估计那个女人搬走的时候充其量也就是三十五岁附近。
“哦,这个小院之前那位姑娘,是多大年纪的时候离开的?”心里虽然已经有了大致的计较,但程煜还是更严谨的问了一句。
翠玉眼神略显茫然,摇摇头,道:“这个我却是不知了,不过,终不过三十五六左右罢,鬓角尚无白霜,但眼角眉梢已有残败之色,只是仗着一手好琴,多少还有些雅客光顾,但早已入不敷出,否则,妈妈也不会轻易放她离开。”
果然也和程煜所猜测的差不多,那么就当那位姑娘在这院子里住了十八年罢。加上之前九到十年,以及翠玉在这里住了三年,也就是说,兴建这座院子的人,是三十多年前就居住于此。
现在按照新历,是1488年,三十多年前,是1455年附近。
程煜想了半天,也没想到1455年的明朝发生过什么,那只是明朝历史中最寻常的一年而已。倒是在这个时间两年之后,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朱祁镇复辟成功,再次成为了大明朝的皇帝。
不过这区区一座小院,想来跟皇帝的更迭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关系,程煜想了想之后也便作罢。
“这小院前任那位姑娘,离开之后去了何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