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视角的不同(3 / 4)

抠神 萧瑟良 3087 字 5天前

sp;   而现在,除了那些还没有到期的专利,以及一部分研发人员,那家研究所几乎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啥也不剩了。就算是当初,第一次改制的时候,研究所内部还有个小工厂,还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如果当时就寻找好恰当的市场,甚至是有可能凭借手中的技术打开一些局面的。

    只可惜无论是陈江还是吴竞,都并不善于经营,在市场面前他们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

    而他们当初改制选择的股东也有问题。

    对于汪旭家里的情况程煜并不了解,但从他刚才的叙述中,程煜大致能够知道,汪旭家既然是做环保材料的,并以此为根基,那么他们家必然有成熟的生产线,绝不可能支持研究所的工厂继续发展下去。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更希望看到研究所的工厂分崩离析。

    唯有让研究所自己没有任何技术的消化能力,他们才有可能在这其中谋取更大的利益。

    但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根据研究所的核算,这次改制之后,每年会变现一部分股份,从收购开始那天,就全面停止军需技术的研发,完全面向市场转为民用技术的研发。但不包括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的研发。

    而研发经费方面,是需要收购方完全支付的。

    这些研发经费,一部分将用于研究所对新技术的研发,一部分还需要继续用在已经展开的技术之上。

    说穿了,收购方甚至还需要帮助国家完成未完成的那部分技术的研发,这个研发经费是有比例必须用于那部分技术的研发工作的。

    国家从此只负责一部分研发人员的薪资,以三年到五年的时间进行过渡,最终实现全面民营化。

    收购完成之后,已经过了期限的军用技术会被留下,而未过期的,则分为两种情况来操作。

    其一,在一年之内就将过期的技术,将由国家进行封存。收购方需要再付出一定的资金,对这部分技术进行收购。

    其二,便是一年内无法过期的技术,这将彻底由国家接手。

    这么算起来,其实在这几年里,投入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

    这个条件其实算的上比较苛刻了,对于汪家而言,意义不大,他们也只能选择变卖自己的股份。

    程煜和薛长运,是因为薛长运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研,认为收购完成之后,他们所能得到的技术基本上还是可以跟投入相符合,一方面是帮助国家和政府完成改制的需求,另一方面,自己也能得到一定的技术储备。

    钱肯定是赚不到的,甚至会产生部分亏损,但却可以因此得到政府方面的印象分。

    对于薛家和已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