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你看他宣传《阿修罗》跟《画皮》是一模一样的套路…玩的却是10年前那一套营销手段,各种宣传跟好莱坞团队接触…宣传大明星加持!
有啥用?
《我不是药神》,我们用大明星了吗?
还有,《复联3》的特效,很大一部分都是我们特效公司做的,包括《复联4》!
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吧!
偏偏还蜜汁自信,市面上已经有《我不是药神》外加《邪不压正》了,非要头铁冲进来,一遇差评又痛斥购票平台,也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不要脸。”
“大概率都有…这个事教育我们,做电影一定要与时俱进!时代在变化,观众审美也在变化…现在还用十年前的套路做电影?”
评论区一堆说洗钱…
沈言摇头:“应该不是,就是个金融产品…前几年,好些电影刚有个剧本就发理财融资了,电影上映就投资人买单。
报表成本人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可惜,时代变化太快,各种金融产品相继爆雷,估计《阿修罗》的主控方也差不多!”
“撤档…这个内幕我知道,因为制作出品方和发行方之间,在发行合同里的对赌协议。”
“这个电影的制作出品方和发行方不是同一家,该片的制作出品方是宁夏电影集团和真鉴影业,发行方是中影以及完美影业…”
“先说一下前因:出品方对此片的信心的期望值很高,他们真的认为本片的故事题材和主演阵容等因素,再加上在暑期档这个时候上映的档期,很有可能达到至少20亿元的票房成绩,甚至冲击一下30亿都是有可能的!”
“这种盲目自信的状态下,他们和发行方签署了一份分阶段的不同分配比例的、带有对赌性质的发行协议。”
“上映三天票房惨淡的结果,与当初的预估严重不符,赔钱是铁定的了;
如果放映时间再延长的话,按照这个发行委托中有关协议,那在已取得4500万的票房收入中,随着时间的延续,分给发行方的比例还要提高。
也就是说,上映三天就撤档,目的是及时止损。既然已经铁定赔钱了,那就尽量少赔点,就是这么个情况!”
“一看票房不行,立即就撤档,是出品方在残酷现实打击下,及时止损。”
“7.5亿绝对是在吹牛逼,这电影,我一看就摘掉最多1.5亿制作成本,特效都是套的模版…很便宜的!”
“他们做电影票房预测看的是历史成绩,《画皮》是当年的季军,占比超过5.3%;《画皮2》占比接近4.5%…那《阿修罗》只占3%,也就超过20亿了!”
“比例?我说的是单部电影占到总票房的比例…《战狼2》占比超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