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日常(33)(2 / 3)

    “为什么不适合?”

    “我年龄不合适,形象也不行…”沈言苦笑:“我太阳光了…”

    “那你现在接戏的标准是什么?”

    沈言想了想回答:“剧本好坏以及角色…我现在已经过了追求曝光度的阶段了,对我来说,宁缺毋滥!”

    “票房是你考虑的因素嘛?”

    “我接戏从来不考虑票房…而且这东西没有办法预测!”沈言摆手,想起了什么:“之前纪翔跟我说,他想邀请一位女明星,她的团队说了一句话‘我们现在只接10亿级别的电影’…”

    “10亿级别的电影?”

    “就是票房十亿的意思…”

    “这个能判断?”

    “我也很好奇…裸眼鉴票房!”说到这,沈言摆了摆手:“演员不能以票房多少作为标准,是不是喜欢这个故事,是不是喜欢这个人物,有没有被故事感染到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票房不重要?”

    “是对于演员来讲…票房当然很重要,但票房并不是唯一标准…”

    ……

    演员,尤其是年轻演员,曝光率决定事业!

    没有持续的作品曝光,再好的演技也可能被埋没。

    特别是对于一些演技不精的,更需要大量实践来打磨。在不同的剧组、不同的角色甚至不同的烂戏中摸爬滚打,本身也是一种艰苦的学习。

    而且,多接戏,意味着收入、行业人脉积累和最基本的观众认知度。

    娱乐圈竞争很激烈的,没有知名度,就没有选择权。

    只有当你拥有最基础的市场号召力和粉丝基础,制片方和投资人才会愿意信任你,给你出演更有艺术深度作品的门票。

    当然,如果战略失误,也可能会误入歧途,陷入窘境。

    比如一些演员拼命接戏,搞了一堆同类化的角色,这就会迅速消耗演员的神秘感和可塑性。

    一旦被市场定型为“霸总专业户”“甜宠剧女主”“屌丝”、“逗比”、“小人物”等,再想跳出这个框格,难如登天。

    观众审美疲劳,平台也会犹豫。

    而且当一个演员频繁出现在质量参差不齐的作品中,也会透支观众对你的信任。

    久而久之,你的名字不再代表“品质保证”,而是“可看可不看”甚至“票房毒药”!

    同时,在高强度、流水线式的拍摄中,演员很容易陷入机械式的表演,失去对生活的观察、对角色的细腻揣摩,最终磨灭了最宝贵的艺术感知力和创作热情。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