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乐了:“…你运气好,出道就签约唐人,然后被当成一姐培养,很快成了当红花旦…然后转型制片人,一直很顺利…”
“你呢?”
“我也顺啊…第一部电影就票房破亿,纪翔一直帮我扛事!”
“他帮你扛了什么?”
“姐姐,我第一部戏就票房破亿,第一次做制片人,票房破五亿…你知道有多少人想跟我合作吗?”
“合作…你可以拒绝啊!”
“我用的词是合作,但你可以理解成逼迫…或者做局!”顿了顿,他举了个例子:“吃个饭,喝个酒,人家把美女往你屋里一送,全是二十来岁的大姑娘…然后通知警察…名声直接毁了!”
“怪不得你很少参加酒局…”
“我也害怕啊!”
……
回家后,沈言开了场直播…
“大家不要过于吹嘘,我看了豆瓣,《寄生上流》居然有9.2分…这个显然是夸大了,我觉得8.6~8.8之间…电影还不错,但距离经典还差了不少…”
“虽然生活在一个国家和城市,但富人和穷人可能都没机会相遇…网上有一句话:贫穷限制我们想象力,富人的生活你想象不到…王撕葱那条狗过得比大多数人都要好!”
“有感而发,写了这个剧本…”
“跟《燃烧》一样,都涉及了“阶级固化”这一普遍的社会矛盾,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燃烧》比较含蓄,叙事节奏偏文艺;《寄生虫》比较直白,剧情节奏偏商业化…”
“《寄生上流》典型的三幕剧结构,故事本身也很有戏剧性…10月下旬会在内地上映…到时候,大家可以看看!”
很多网友让他聊了一下拿奖的感受。
“拿奖…挺高兴,毕竟是金棕榈嘛!”
“我跟凯特聊了一下为什么能拿奖,她说《寄生上流》的观影体验是最棒的!”
“凯特是谁?凯特·布兰奇特啊…她是今年评审团的主席…我跟她早就合作过了,《卡罗尔》就是我投资的。”
“试想一下,戛纳电影节的评审每天至少看4部电影,很多是非常沉闷的,甚至是很不好看的文艺电影,这时候他们看到了《寄生上流》,一部标准的类型片,体验到此前几天未感受过的观影爽感,相较之下,不自觉会生出好感…”
“我之前一直觉得是枝裕和能拿奖…他是戛纳嫡系,5次入围戛纳主竞赛,两次入围一种关注,2004年的《无人知晓》助14岁的柳乐优弥成为最年轻的戛纳影帝,2013年的《如父如子》获评审团奖…”
“《小偷家族》是是枝裕和再度回归家庭题材之作,去年他凭借转型作品《第三度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