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可惜,即便发动机重启,也没用!
按照Moss的计算:~目前的木星引力已经超过全部发动机的总输出功率,地球,错失了最后的逃逸机会。
然后,它又说了‘为了人类文明之延续,Moss将启动“火种”计划,“领航员”空间站冷藏了三十万人类受精卵和一亿颗基础农作物的种子,储存着全球已知的动植物DNA图谱并设有全部人类文明的数字资料库,以确保在新的移民星球重建完整的人类文明…
按照设定:这些都是Moss计算出来的。
包括2044年太空天梯危机,2055年月球危机…
那这次的木星引力危机,大概率也是MOSS提供错误的计算结果导致,为的就是干脆直接消灭地球,把变量彻底消灭,毕竟带着地球流浪可比直接开飞船困难多了。
那句“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对于MOSS这个AI来看,只不过是没有现存的这一代人而已。
在算法看来,只要有人,就一定会有反抗情绪,100代人变动太大,还是灭掉人类吧!
冷藏了三十万的人类受精卵,足够新的人类文明开花结果…
说回剧组,马上要拍大戏,一群人想要重启行星发动机,然后点燃木星,用木星爆炸的冲击波推离地球…
然后地球上喷射出的火焰还差5000公里才能点燃木星,最后利用空间站上的燃料爆炸产生半径3000公里的火焰才点燃木星。
那么,为什么不用行星发动机把地球向木星推进5000公里再引爆木星呢?
其实…
根据计算可知,地球和木星的距离如果低于8.3万公里,那么大气就会在潮汐力的作用下脱离地球;
如果距离低于6.44万公里,那整个地球都会被撕碎。
《流浪地球》电影中,地球已经到达了地木“流体洛希极限”(地木距离7.3万公里)。
在此处,液体和气体不再能被地球引力束缚,而倾向于逃逸;而岩石还勉强能凭借自身的硬度坚持一会儿。
再靠近木星一点,地球将进入地木“刚体洛希极限”(地木距离约7万公里)。在此处,就连坚硬的岩石都会被引力差撕碎,地球将彻底解体。
太靠近木星不行,那样会被潮汐力撕碎;太远离木星也不行,那样无法借助引力弹弓变。
设定的7万公里刚刚好!
而且科幻片嘛,虽然要尊重科学常识,但…其实没有必要太尊重!
毕竟故事故事设定的高潮点就是点燃木星。
下午拍完,一群人吃东西,郭凡突然拿着手机:“你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