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其实挺没品的,因为《小时代》的粉丝都是一群初中生!
很多媒体还采访他们,为他们的做法唱赞歌。
“你不担心类似的电影泛滥…”
沈言无语:“…泛滥不起来的,你以为谁都有郭景明那样的号召力?”
“那类似《小时代》的电影泛滥…最终劣币驱逐良币…”
“不会的,观众审美是不断提升的…电影市场也会慢慢成熟,不要急,慢慢来!”
顿了顿,沈言补充一句:“其实,我们都很清楚,郭景明自己写出来的东西都谈不上太高的艺术价值,跨界拍电影,那就更别提了。作为旗下目前最主力的拳头产品,《小时代》从小说出到漫画,现在再加上电影进一步扩大产业链,也是顺理成章。至于电影不电影,并没有太多人关心…完全可以看成IP的周边开发…”
“所以,你觉得《小时代》不能说算电影?”
“对,《小时代》其实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算作一部真正的电影,它更像是郭景明所重磅推出的一个商品…放在这个层面,大家就能理解吧!”
“而且郭景明的粉丝被人嘲讽惯了,他们非常擅长攻击人…你跟他们对骂,势必要拉低自己的下限…你不搭理就好了!”
“所以,你不赞成周黎明等人的言论?”
“…我觉得挺没品的,攻击《小时代》就算了,还把郭景明本人的行为代入电影,强烈攻击他本人拜金、身高等先天性缺陷,一副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的狰狞面孔…俨然牙尖嘴利的市侩之相。
这些言论和电影已然关联全无,和艺术更搭不上界。我感觉,此次论战已经从电影艺术的过激交流,转为了泼皮二流子式的跳脚对骂。”
……
《小时代》确实是一部大烂片,任何对它拍摄技巧与表达体系的怒骂和嘲讽都毫不为过。
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叙事编排。编、制、导一肩三挑的郭景明并没有创造出一部电影最为基本的完整叙事。
纵观电影通篇,很难从中挑选出一个从头到尾纵贯影片的线索…
出场人物太多,但并没有塑造的空间,纯纯的符号化。
电影在串连的缺乏使得本片变成了一出形散神又散的大散文,而且其散文水准甚至都不如郭景明自己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高。
此外,过度的镜头表现欲望也造成了影片在表达环节的失衡。
片中,大量出现的慢镜头、取景角度的旋转也是如此,除去个别几个起到了作用,都沦为技术的附庸。
但是,它的烂是作为电影的烂,而不是作为主创生活作风的烂。
影评人…的批判,他们重点提出了主导价值观问题,而非创作手法的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