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文坛璀璨星辰(上)(2 / 3)

杜牧很好奇,这渡船上学箫的女子,究竟是何人。

之后的数天,渡船没有来,女子也没有来。

杜牧有些失望,于是去宣州做了一段时间的官。

心中的谜团,不但没有消弭,反而越来越大。

半年后的深秋,杜牧再次回到长安。

嗅着芬芳的桂香,他独自登上醉仙楼想去喝一杯。

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就发现渡口的小船似曾相识。

杜牧跟店家打了个招呼,快步走下楼,向渡船奔去。

一番寒暄之后,杜牧被主人家请上了渡船。

朗月初上,小篆香茗,门外传来几下清澈的敲门声。

“小乔姑娘,你来啦!这位是大名鼎鼎的杜牧先生。”(完)

4.韩愈:老师该说什么

失去什么不重要,找回什么才重要。

站在三尺讲台上的韩愈老师,总是和学生们说这句话。

他送走了一批一批的老学生,又迎来了一批一批的新学生。

虽然,很多学生,开始对这句话并不理解。

但是,那些毕业十年的学生,再次回来找韩愈老师的时候。

总是抱着韩愈老师失声痛哭,仿佛一夜之间明白那句话的道理。

老师该说什么?老师应该说出真实的话。

韩愈就是那位关上了门,给学生打开天窗的人。

那些从天窗里爬出来的学生,成功的都变成了会飞的天使。

失败的,也都变成了天上掉下来的林黛玉。

哪怕脸着地,那也是曾经努力,不过方向反了而已。

凡人的世界,就应该有些凡人死不足惜。

而那些不敢爬出来的人,至少也在象牙塔里,自乐自娱。

享受着单纯的梦,以及远离世俗的甜蜜。

韩愈老师,不是灵魂的舵手,而是灵魂的屠夫。

他将人性的懒惰和丑陋,曝光在春天里。

让那些迷途的羔羊学生,明白狼性才是生存的外衣。

软弱和自欺欺人,就像“阿弥陀佛”那样不能保佑自己。

“道外狂徒”的名号,不是张三、李四就能的匹敌。

道理讲到哪里,韩愈老师就在哪里。

放眼大唐,没有人可以将韩愈老师的地位代替。(完)

5.贺知章:流浪远方的人

孤帆一叶遣浮萍,百曲阑珊落冷亭。

莫问乾元凉暮色,千秋道观念心经。

春秋笔法的贺知章,是个有故事的浙江人。

他的故事,源于史料的记载。

那时候的江苏和浙江,是连为一体的。

作为吴中四士的贺知章,并没有太多的故里概念。

只是后来,作为浙江历史上第一位状元郎。

贺知章的社会知名度,赶超了前人。

所以,即便是浪迹天涯的游子。

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还有一个家。

那个家,是梦的牵引,魂的归宿。

千秋观里,一柱檀香幽径,寻重楼曲径。

皇上御赐的最大,谁能够哗众取宠而成文章。

都不过是文人,归隐而去的选择。

至于江湖,那是遥远的传说。

何必一叶轻舟,非要渡宦海浮沉。

斤两可以称,奈何年岁不以皱纹多寡。

反而憔悴了芭蕉,以及春江里的那一片浮华。

每次饮酒作乐,将岁月赋与诗酒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