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耐心检查他的数值模拟。
十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10月2号,我终于正式提交了毕业论文的终稿。而这一刻距离我的博士生涯的第三年,还有6天。曾经读本科时,我也听无数人说起过,德国博士写着3-5年,实际都需要6-8年,即便是Sauel,他也花了3年2个月的时间才提交毕业论文。
我从未想过,原来有一天,我可以只用3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我的博士研究。
完成毕业论文的那一刻,我看着屏幕里132页的论文,标题用英德双语写的醒目的《中子星内部夸克-强子相变与暗物质湮灭对引力波信号的非线性扰动》,让我忽然产生了一种空虚感。毕业后,我要何去何从。
我听Iseylia和Sauel都说起过,天体物理专业的青年教授有些饱和,学院大概率不会直接让博士毕业生给研究生上课,过去整整一年,他们也没有直接授予任何一个博士生教授头衔,无论博士论文多么光鲜亮丽,毕业于哪个世界名校,发表过多少论文,几乎都要从博士后开始熬起。
我想…我大概率也要先进行博后研究,先去给本科生上课,一年后才能获得教授资格,然后正式给研究生授课。但是…这些都没那么重要。
我把论文的电子版上传系统,又给Iseylia单独发了邮件。第二天,我抱着三册沉甸甸的hardpies,分别交给了Iseylia和学院办公室,等做完这一切。我只做了一件事,回家,把自己锁进房间,门窗紧闭,开始睡大觉。
两天后,我收到了Iseylia的回复邮件。她在开头就给了我最高的评价,『herzli Gsch! doktor Arteis Si, das ist die beste doktorarbeit, die ich je betreut habe.』
(恭喜你,Arteis博士,这是我指导过的,最棒的博士论文)
我迫不及待点开附件,我发送给她的那份毕业论文没有任何的修改,批注也只是在我的发现和理论旁写上了exaer可能会提问的内容,而在最后,是一个最简单的单词——『revotionary』。
我激动地在房间里尖叫,抱着玩偶在床上打滚,又哭又笑,像个疯子。三年,更准确地说,过去20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在这一刻,有了结果。
第二天,我去了学院,和Iseylia开会,准备答辩的内容。她没有和我玩笑寒暄,只是把我的图表在桌子上依次铺开,指着上面的内容耐心跟我讲解。
“以我对dice的了解,她肯定会先笑哈哈的把你夸一顿,夸得天花乱坠,让你以为你明天就可以去拿诺贝尔奖了。但是,别被她的赞美迷惑,她肯定会问你一些非常刁钻的,有关观测侧证的问题。比如说…”
她指着我提供的过量脉冲星图像对我说:“她很可能会问你,‘如果未来Athena或Lynx提供了更高分辨率的x射线观测,而它们的结果与LIGo不一致,你会如何判断,是观测问题,还是你模型的问题?换句话说,你的模型对未来观测的可证伪性在哪里’?”
我不禁心里一颤,这个问题乍一看不算很难,但是要想回答得没有漏洞却并不容易,它要求我不仅要扞卫现有结果,还必须承认模型的不确定性,并指出在什么情况下它会被证伪。
Iseylia看出了我的紧张,也是无奈的笑了笑,“我相信你肯定知道,需要分几步走和回答的流程,但是你必须注意一点,那就是你的关键点必须在于模型被证伪的条件是什么,必须提供可信服的证据和数据来佐证你的观点。别担心,你的论文结论里有相关的案例和结论,你只需要把它们结合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