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四十章:头脑风暴(4K)(2 / 4)

少我们现在有研发方向的核动力项目解决了材料强度问题之后,能够提供的能源就足够撑起大规模高强度对撞机的运行需求,微型黑洞诞生哪怕一秒钟,也能够让黑洞电池实验室采集到足够多的实验数据。

    就像当初的核弹,这可怕的武器在爆炸之后,除了清理了一堆垃圾之后,不是也成为了人类重要清洁来源?

    我认为我们可以将更多注意力放到核聚变、高能物理、材料学等项目,只要推进速度足够快,我们完全可以在我们这一代,就将黑洞能源从理论落实到具体可有的设备和材料。”

    对于周毅衡的这番言论,数百位年纪不小的科学家们都没有第一时间反驳,对于公司在数年前建设成功的μ子对撞机项目,他们当中有不少人都使用过这个对撞机的实验名额,并且拿到了不少珍稀、独一份的数据,让他们出了不少成果。

    μ子(micro-),又称渺子,它是一种轻子,带有-1的基本电荷及1/2的自旋。

    当然最重要的是,刚产生的μ子拥有接近光速的速度,可以被加速到比电子更高的能量,比质子碰撞有更大的优势。

    这意味着一台10万亿电子伏特、10公里长的μ子对撞机,可与CERN建造的100万亿电子伏特、90公里长的质子机器产生能量相同的粒子。

    这个项目如果再往前迈几步,说不准真能够整出可以搞出微型黑洞的离子对撞机出来。

    “不过,技术升级说起容易,做起来的难度却何止现阶段能够完成?”

    “即便微观黑洞生产微型黑洞在理论上有可能完成,但是目前我们的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的最小黑洞质量还需要更进一步优化……”

    随着讨论的深度越深,包括张天浩、楚辞在内,拥有颇高研究权限的这群人,都越来越沉默。

    兜兜转转,居然一切都是在顾总当初的规划当中!?

    顾青等到众人讨论的频率逐渐下来,又等待了一会儿,这才朗声问道:“大家应该看完了这些材料吧?那大家有没有其他的想法?”

    在其他人摇头、犹豫、深思的时候,顾青的目光放到了马奇风身上,说道:“马奇风,你作为黑洞电池实验室的总负责人,你怎么看?”

    马奇风在被点名的瞬间就抬起了头,他下意识瞥了眼四周的同事,然后才站起身来,说道:“人造微型黑洞如果制造成功,这肯定标志我们人类科学探索又迎来了一次伟大胜利,但也必定会带来新的挑战。

    我们的很多项目都需要深入研究微型黑洞的性质,理解黑洞,才能够利用黑洞。

    同时,对微型黑洞的研究深入,我们或许可以开辟一条探索额外维度和弦理论的研究道路,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个宇宙最难以捉摸的力量——重力。

    总之,我们黑洞电池实验室的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