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历史的波澜(3 / 4)

/p>

画上,是两个稚子双手相牵。

溪水空流,男孩手里,纸鸢高高飞上天空,他身后的女孩仰头看着,笑逐颜开。

来接贵妃回宫的宫人们纷纷假意称赞,说这幅绘画的用笔是多么精妙,意境是多么高深。

可只有高力士注意到了,那幅画的角落里,有一首字迹清秀的诗。

【思愁夜难尽,君心住我心。】

【小别余生恨,满城燕飞惊。】

有人说高力士默默收走那幅画,当夜偷偷出了宫,亲自送去了皇城脚下布政坊的某座偏楼里。

他们说那幅画上画的,其实是杨贵妃儿时相识的某位公子,那才是贵妃真正的意中人。

贵妃困于旧情十余载,时常沉溺酒中,恐再难服侍陛下。

高力士可怜她,于是策划了这起送归,为贵妃暂解相思之苦。

不过说到底都是些风言风语,普通百姓又岂敢妄论。

五月,皇帝赐安禄山东平郡王爵位,是唐朝立国以来,将帅首次封王。

八月,皇帝任命安禄山兼任河北道采访处置使。

是年,策天寺守,大唐长安。

……

公元751年。

天宝十载。

正月,皇帝决定为安禄山在亲仁坊建造宅邸,并下敕说不计成本,越壮丽越好。落成后,又赏赐了诸多宫中的皇家物器。

安禄山终于搬到了长安,后来皇帝每吃吃到珍鲜,都要派宦官骑马送给他。

于是皇宫到安禄山宅邸的坊街上,走马络绎不绝。

二月,安禄山请奏节度河东镇,皇帝欣然应允。

至此,安禄山兼任河东、范阳、平卢三镇节度使。

是年,策天寺守,大唐长安。

……

公元752年。

天宝十一载。

十月,宰相李哥奴病重身亡,终年69岁。

皇帝这十余年都将朝事托于李哥奴,自己沉湎于声色犬马。

于是奸相得以把持朝政十余年,培植了不少党羽,打压了不少忠臣,罪祸危累。

李哥奴死后,皇帝任杨贵妃的兄长杨国忠为宰相。

但相比起还善于政务的李哥奴,杨国忠争强好胜,性情浮躁,刚愎自用,行事草率,奸诈更甚。

是年,策天寺守,大唐长安。

……

公元754年。

天宝十三载。

安禄山要谋反的消息传了一整年。

皇帝不信,反倒亲自宴请了安禄山。

是年,策天寺守,大唐长安。

……

公元755年。

天宝十四载。

冬月初九。

安禄山率领所节度的三镇,及其余军队共十五万人,号二十万人。

以“诛奸相、清君侧”为名。

起兵反叛。

史称“安史之乱”。

是年,人间祸事,天下惊变。

那个名震寰宇的盛世大唐,终究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

以往历朝的叛乱,都是王朝末年、民穷兵衰时起的。

但这场叛乱,却诡异地发生于唐朝最鼎盛的年代。

安禄山的铁骑浩浩荡荡,在华夏大地上扬起了绵延千里的战尘。

大唐和平了太久,百姓已经数代没有经历过战事,被吓得纷纷逃难。

河北以南的州县,叛军未至,却纷纷望风而降。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