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把宝押在了全叔叔身上。倒是妈妈接过了话茬:“那个王成啊,路子野得很,到处跑跑地做生意,前些年跑到海南去种香蕉、种西瓜什么的,估计赚了不少钱,回来总发脬,买皮大衣,买车,还逢人就说他花了多少多少钱托人把儿子的学籍迁到了海南,那边上大学的分数线比我们这里低不少。他儿子的成绩也确实差,每次也就能考个三四百分,不去海南在这里上不了好学校。不过王成是个生意人,滑头得很,不靠谱,这打着找门路的旗号指不定要找每家收多少钱了,事办不办得成还两说。别上他的洋当!”妈妈边说边摇着头走进了卫生间,忽然又大声对我说:“再说了,你爸最讨厌给人请客送礼、求人办事了。”
这个王成叔叔在我小学时到家里来的次数还比较多,他曾是爸爸的同学兼同事,很早下海做了生意,总喜欢模仿电视里港商说话的腔调把“嘛嘛嘚”、“洒洒水啦”之类的放在嘴边,近些年去外地后就来得很少了。我初中时,他老婆忽悠我妈花大几百买了台“摇摆机”,说只要每天躺在那,把脚放上去,用机器摇上十几二十分钟就能减肥,还说就算不胖的人每天摇一摇,也能起到保健作用,有病治病,没病防病,把这机器的功效说得是天花烂坠。刚拿到摇摆机的那些天,妈妈每天都要躺那摇一摇,我说没一点效果,妈妈就呵斥我“小孩不懂”,她说是自己摇得不够久,效果不明显,后来她自己也不开始动摇。结果没过多久,电视上就报道这是通过传销销售的三无产品,是违法的。爸妈带着机子去找王成老婆退货,王成老婆说要退货的人多,王成联系不上上家和公司,就出门去找了,一直不在家,而且给我们的价格是公司给他们的原价,他们没赚钱,所以要是找不到公司的话,他们也没钱退。无论这话听着多明显是“讲故事”的托词,爸爸还是碍于多年的熟人关系,不想把对方逼得太紧,就把机子又拿了回来,钱自然也是没退。放在屋里落灰的摇摆机成了证明我的眼光和妈妈没头脑的有力证据。我再说起摇摆机,妈妈仍会嘴硬说效果还是有的,只是不明显,但那机器她再也没拿出来用过。也是从那以后,妈妈心里也就深深种下了对王成一家的芥蒂。
爸妈对于王成所说之事表现出的冷淡态度,我没有也不敢有什么想法,他们的选择肯定有他们的道理。也许不靠谱的人口中所说的机会背后会藏着坑,也许他们还有别的想法或安排。我从未指望过靠他们找关系去上大学,凭自己本身,能考上哪儿就听天由命吧。
2001年7月2日……星期一……晴
距离高考仅剩5天,知识点早已讲完、复习完几遍了,上课讲的内容也无非是最近考的卷子。复习进度几乎接近停止,非学习向的各项准备工作却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紧张的学习氛围被一种奇怪的不正常的松弛所替代。
老班公布了准考证号,并像送子出征的老父亲一样进行考前动员,传授最终考试“秘笈”:“十年寒窗苦,为的就是即将到来的这次考试,大家要调整好心态和应考状态,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太放松,适当的紧张能提高答题效率。考试用的文具:2B铅笔、钢笔、橡皮、直尺,都要准备好,最好都能准备2份以上,有备用的好应对考场突发状况。橡皮要用那种黄色的有点软的,答题卡填涂的地方要涂满,有修改的地方一定要擦干净。”这些都是考试的老生常谈,他仍事无巨细地又说了一遍:“在生活细节方面也要多注意,考前吃饭睡觉也要尽量规律,不要吃平时不吃的东西,避免考试期间肠胃反应异常,拉肚子。对于考前异常兴奋导致晚上睡不着的情况,可以采用运动、洗热水澡等各种方式促进睡眠,再睡不着也要逼自己睡,坚决杜绝考前熬夜。”
接着他讲了几个考前没注意生活细节导致考场失利的小例子,老班一改平日里古板的样子,刻意讲得诙谐,逗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