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樊楼之名(2 / 2)

十国风华 洱月 1140 字 8天前

卖糖画、面人的声音此起彼伏,穿街而过的马车旁,孩童追着风车嬉笑奔跑,还有布坊前挂着的各色绸缎,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

郭荣走得悠然,时而驻足看街边铁匠铺打制农具,时而与挑着菜担的农户随口闲聊,问几句收成如何、菜价贵贱。

见百姓脸上皆带着安稳日子的笑意,他眼底的欣慰更浓,转头对杨骏与王朴笑道:“你看这人间烟火,才是都城该有的模样。

咱们扩建外城、规整布局,说到底,不就是为了让这繁华能再盛几分,让百姓的日子能再安稳几分么?”

杨骏望着街头熙攘的人群与蒸腾的烟火气,由衷附和道:“是啊,山河璀璨,人间烂漫。

如今朝堂清明,陛下又一心为民谋福祉,假以时日,大周百姓定然能安稳享受这太平盛世!”

郭荣听了这话,只是哈哈一笑,并未接话——他素来不喜过多称颂,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的街市,望向更远处的方向,随即问道:“再往前走,是不是就是樊楼了?”

杨骏连忙点头应答:“回陛下,正是。

咱们此刻正站在州桥街市的中段,这州桥一带本就是开封府最热闹的地界,往前再走百余步,穿过前面那片卖香料、绸缎的铺子,就能看到樊楼了。

如今的樊楼,可谓是京城第一等的酒楼,每日里宾客都挤得满满当当,名声正盛呢。”

王朴见郭荣对樊楼生出兴趣,便在一旁笑着补充细节:“陛下有所不知,这樊楼并非一开始就这般名气响亮。

早些年只是州桥旁一间寻常酒楼,后来经江南来的商户出资翻修扩建,才成了如今这般规模——楼高三层,每层都有雕花窗棂、彩绘梁柱,连二楼的雅间都挂着江南织锦的帘幔,透着几分精致。

更有意思的是,这地方还是骏哥儿的‘成名地’呢!

当初,骏哥儿在此以文会友、斗酒诗百篇,成就文坛宗之名,如今仍为酒后谈资呢!”

hai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