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1 / 3)

老李的动作比陈风预想的还要快。

他那份报告,像一颗重磅炸弹,直接在市农科所的平静水面上炸开了锅。

“胡闹!简直是胡闹!”

一个叫张林的年轻专家,是所里有名的数据派,他推了推厚厚的眼镜,指著报告上的词句,难以置信,“『五行生机土』『生机母液』老李这是去听街头卖大力丸的了吧我们搞的是科学!”

旁边,资歷稍老的王海也皱著眉:“数据確实惊人,但太反常了。废弃地上种出这种数据,违背了土壤学和植物学的基础原理。我怀疑是测量误差,或者……是老李同志夸大其词了。”

办公室里议论纷纷,但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了坐在上首的那位头髮白的老人身上。

农学界的泰斗,孙老。

孙老沉默了许久,放下报告,眼睛扫过眾人:“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厂领导也打了电话过来,说確有其事。科学,是要去现场看的,不是在办公室里辩论出来的。”

他一锤定音:“张林,王海,收拾东西,跟我去一趟轧钢厂。”

几天后,一辆吉普车在轧钢厂办公楼前停下。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厂长杨卫国亲自出面,领著三位表情严肃、带著审视意味的专家,直奔厂区北墙那块曾经无人问津的废地。

还没走到地头,三人脚步就慢了下来。

张林和王海,脸上的专业和矜持瞬间被打破。

远处那片与周围荒芜的景象格格不入,实在太过刺眼,仿佛是ps上去的一样。

那不是庄稼,那简直是一片在阳光下熊熊燃烧的黄金火焰!

“这……”王海失声了。

孙老没说话,但呼吸明显粗重了几分。

他跨过田埂,“扑通”一声就蹲了下去。

张林和王海也如梦初醒,立刻拿出隨身携带的皮尺、卡尺和样品袋,开始了严谨的勘查工作。

“孙老!您看这分櫱率!平均有效分櫱超过了六个!天哪!”

“穗长……穗长平均16厘米,我这株超过18厘米了!这不可能!”

“你们看叶片!採样检查,我找不到任何銹病、白粉病的孢子,连蚜虫的排泄物都没有!”

一个个顛覆性的数据从年轻专家口中爆出,他们的声音从最开始的专业冷静,逐渐变的难以置信。

张林疯了似的跑到旁边正常的农田里拔了一大把麦子做对比,结果更是让他怀疑人生。

数据不会骗人。

这片田的预估產量,是一个足以让整个国家农业界都为之疯狂的数字!

杨卫国站在一旁,看著专家们震惊失態的模样,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满是自豪。

他偷偷给不远处的陈风递了个眼色,那意思是:小子,牛上天了!

陈风这才走了过来,依旧是那副憨厚谦虚的样子:“几位专家,孙老,让你们见笑了。我就是瞎鼓捣,没想到长得还行。”

孙老缓缓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死死地盯著陈风:“小同志,你不用谦虚。我们搞了一辈子农业,从没见过这么『还行』的庄稼。现在,我们想听听,你这个『奇蹟』,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陈风心里暗笑:来了,正题来了。

他清了清嗓子,再次祭出了他那套精心编排的“土法”理论,脸上带著几分不好意思:“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结合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农谚。有句话叫『土里缺啥,就给它补啥』。我就想,这轧钢厂什么最多炉渣最多啊!”

他指著田边一堆粉碎过的炉渣,“我就琢磨,这铁矿石从土里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