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几天,所以来回次数比较频繁,沿着路线很快就能找到它们藏身之处。
田鼠储存粮食不分主次,洞旁边是什么作物就会储藏什么,比如生田旁,田鼠储存生,玉米田旁储存玉米,大豆田旁储存大豆。
而且田鼠也如野兔一样,会“狡兔三窟”,有的老鼠洞只是一个幌子,或者说没有真正挖通,这样的洞称作“天窟”,用铁掀木把捣下去,多半见不着底,所以这样的洞不用挖。
每当农活做完,村里大人们就会提着农具,满地里寻找老鼠洞,然后用铁掀挖开它的“家”,寻找储藏的粮食,运气好,一个老鼠洞可以收获四五十斤粮食。
那会田鼠也不管偷谁家粮食,自然谁挖到就是谁的,一个洞四五十斤粮食,就算人不吃,也可以拿回去喂牲口,等于白捡。
大人挖老鼠洞,没小孩们下手机会,只能去挖松鼠粮食洞。
相比于田鼠洞,松鼠洞里粮食少,但野果多,而且松鼠是东一个窝,西一个窝储存食物,大雪一埋,有时候松鼠都不记得自己把野果存哪了,李红兵记得自己有次挖松鼠窝,一下挖了二十多斤野核桃。
那会除了挖松鼠窝,还会比赛谁养的松鼠听话,谁养的松鼠聪明。
抓松鼠很简单,用一截粗竹筒,只保留一个口子,然后把竹筒放在松鼠经常爬的树,距离大约3米的地方撒上一些生,孩子们就躲起来等松鼠出现。
只要松鼠出来吃生,孩子们就跳出来大叫把松鼠赶上树,当被赶到无路可逃时候松鼠会往竹筒里钻。
抓到松鼠,就把竹筒口堵住,拿出家用烧火钳把松鼠夹出来,这个时候可要小心,松鼠牙快的很,一咬就是两个血洞。
用细麻绳绑住腿,拴在树上养一段时间,越养越大,越来越熟,也就不用栓着了,养熟之后成天在身上乱钻,从背心钻进去,从大裤衩钻出来,根本不带怕人的。
李红兵小时候就抓过一只,养的别提多听话,除了体味重了点,可惜有天村民来老宅找爷爷治病,看到那只松鼠,以为是从外面跑进来的,一巴掌呼过去给硬生生拍死了。
为此李红兵哭的死去活来,满地打滚,那时孩子,没现在这么金贵,大人都当笑话看,看完该干啥干啥去,倒是那个村民一脸愧疚。
第二天送来一窝斑鸠,长了羽毛,还不怎么会飞。
算是补偿吧!
李红兵挺高兴的,叫上小伙伴们,生堆火一起分享。
嗯,山杏也分了一条翅膀。
不过从那天起,李红兵就不养松鼠了,而是上山捉松鼠,卖给村里贪嘴闲汉,毕竟松鼠再小也是肉,捉个几只买零食的钱就够了。
回过神,李红兵从兜里掏出一把生,平摊在手掌心,将本源之力向外散发。
树枝上松鼠本来很害怕,来自血脉中祖先警告,远离这些凶残两脚兽,可是树下两脚兽却有种想要去亲近的吸引力。
壮着胆子,松鼠小心翼翼在树枝间跳跃腾挪,离两脚兽越来越近,那种吸引力越来越无法阻挡,直到跳上两脚兽的爪子上,低头快速把生壳嗑开,将生仁塞进嘴里。
瓜子脸秒变大南瓜脸。
李红兵趁机向松鼠体内送入一缕本源之力。
得到本源之力的松鼠,愣了片刻,黄豆大的眼睛闪出一丝智慧光芒,连忙把存在腮帮子里的生仁吃下肚,蹦跳到李红兵肩膀,摇晃小脑袋。
“吃饱了,帮我个忙好不好!”
松鼠马上点头。
李红兵指着白皮松枝杈上,挂着的一枚枚松果,“帮我采松果。”
叽叽!
松鼠纵身一跃,跳到白皮松树干,用小巧爪子抓住树枝,灵活地在树上穿梭,尾巴不停地摆动着,保持着身体平衡,一溜烟功夫爬到松果,用爪子抱住松果摇晃。
李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