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哥,你家是不是还没存冬柴,我爹弄了不少,明儿我也给你搬点柴火过来。”红旗捂着腚跟着接话。
存冬菜,存冬柴,采冬果。
临近下雪天,村里人已经开始提前准备过冬用的东西。
柴火,李红兵确实忙忘记了,并且家里大小事都是山杏管,自己管外面,不确定说道。
“山杏估摸已经存柴火了。”
马上红旗接过话头,一脸鄙视嘲讽,“拉倒吧,山杏嫂子天天跟你黏糊在一起,啥时候去砍过柴火了,你家现在用的柴火还是傻娃和瞎子砍的。”
不接话你会死!
李红兵没好气的抬腿,早有防备的红旗连忙跳开,躲过后嘻嘻哈哈说道,“难怪你买这么多煤,煤哪有柴火方便,烧煤有毒,会死人的。”
这句话红旗确实没说错。
烧柴取暖一直是农民们常用的方式,然而由于破坏树木环境问题,早些年林区开始封山育林,不让村民上山砍柴。
可村民吃饭烧火过冬都用柴火怎么办,有人拉煤到各个村里卖,把煤吹的天乱坠。
于是,冬天时候,各村各寨不少村民烧煤取暖,在没有规范取暖方式指导下,为了让取暖效果更佳,总是喜欢把门窗紧闭。
导致很多家庭因为煤取暖中毒,救都救不回来,由于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气体,所以人们很难察觉,只有感到不适的时候才会意识到中毒,不过到那会已经晚了。
后来,各村的村民抬着煤气中毒的死者棺材,跑到镇上大闹,上面才同意给每个村划分专门柴山,用来砍柴用。
至于烧煤,再也没人提起,也不会去用。
大奎也同意红旗的说法。
“红兵叔,要不别买煤了,这玩意太毒了,回头我带人去柴山给你把过冬用的柴火凑齐。”
一听生意要黄,赵田急忙挽救。
“李村长,无烟煤烧的时候没有煤烟,只要空气流通,不在密闭房间就是安全的,比烧柴更方便。”
这些知识李红兵全都知道。
煤,肯定买定了。
而且自己放在锅炉房里烧,锅炉房离卧室还隔着厨房。
现在问题是村民们愿不愿意用。
“大奎,我打算多买点,给村里老人分一分,你看咋样。”
“行是行,就怕烟袋叔他们不要。”见红兵叔一门心思要买煤,大奎还能说什么,婉转劝一下。
“没事,不要我就全堆到后院,又不会放坏,今年用不完明年接着用。”
决定后,李红兵跟赵田定好送煤时间。
两天大集结束。
草沟村全村人累的够呛,虽然很累,但是收获满满。
各家各户把这些天攒的土特产售卖一空,同样也买了以前舍不得买的东西。
商贩们更是挣得盆满钵满,草沟村一次大集挣到的钱,比平时赶三个集挣得都多。
散集时候,商贩们还不愿走,就去恳求方万达,允许他们能在村里继续摆摊,就算交管理费都行。
这正中李红兵和方万达下怀。
村里摆摊品种单一是草沟村的弊端,来来回回就是那几样东西,游客刚开始还有新鲜感,时间长了也会腻味。
办大集,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增加村里旅游项目,第二个就是把十里八乡村民、商贩吸引到村里来,用他们土特产增加旅游产品多样性,通过收取管理费的办法解决村委会光出不进的困境。
当然,普通村民来摆摊,卖点杂七杂八的东西就不收费了,主要针对经营性质的商贩。
得到商贩们请求,方万达顺势在村口小广场重新规划,开辟出新的市集。
李红兵自然落得轻松,工作有方万达干,功劳和荣誉当然是自己的。
怀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