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还有这种操作?(2 / 6)

大唐孽子 南山堂 4491 字 12天前

次的啊。”

    这话,也就是来福敢这么说。

    不过,他的担忧,估计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担忧。

    所以用作试验的那一百多亩地,李宽只准备找两三家比较值得信赖的农户去种植。

    至于单季水稻,那就不好意思了。

    但凡是还想依附在楚王府这棵大树下讨生活,就必须种植,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亲王发起威来,岂是那些农户可以抵挡的?

    这些人哪怕是心里面对李宽又怨言,无非就是几个月的事情。

    等到秋收时分,沉甸甸的稻谷会告诉他们,谁才是真正为他们考虑的人。

    “来福叔,事实胜于雄辩,我还是这句话。在关中地区种植水稻,到底是否可行,试一试就知道了。最不济,楚王府也能承担的起失败的后果。”

    李世民登基已经十三年,大唐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粮食价格屡创新低,已经接近隋文帝时期的水平了。

    所以李宽还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起几万亩土地上的粮食损失。

    当然,李宽自己是不认为会有任何损失的,这话,只不过是用来堵住其他人的嘴的。

    ……

    长安城的吃瓜群众最近很兴奋。

    先是《白蛇传》给大家带来了一波盛宴,紧接着又一个消息,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李忠作为百骑司统领,自然要及时的把长安城的热点新闻反馈给李世民。

    “这么说,那些佃户确实是被逼无奈之下才同意种植水稻?”

    李世民的眉头拧成了川字形。

    去年船队回来的时候,他就对李宽让人带一堆稻谷回来感到不理解。

    现在看来,这些稻谷应该是用来作为稻种的。

    只是,江南地区又不是没有人种植水稻,为何他要千里迢迢的从南洋带回来呢?

    “陛下,基本上应该是这样的。这些佃户当中,虽然也有个别是真心诚意支持楚王殿下的决定,但是更多的人是没有办法才捏着鼻子接受的。”

    李忠本来想尽量给李宽掩饰一下,毕竟自家儿子如今也是观狮山书院的学员。

    奈何长安城里都已经传疯了,他哪敢有所隐瞒呀。

    “这些农户就没有人站出来反抗的吗?”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