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推广南洋水稻(1 / 6)

大唐孽子 南山堂 4431 字 3天前

    夏天的草原,蚊虫非常的多。

    黄河周边的草原,是最肥沃的草原。

    自从贞观四年李靖带领大军灭掉了东突厥之后,薛延陀在真珠可汗夷男的带领下,接管了大部分东突厥的地盘。

    而东突厥原来的人马,基本上都南迁到了黄河以南,作为大唐边疆的屏障。

    这个策略,要是放在后世,肯定是很被人诟病的。

    不过,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倒也不能算是失败。

    整体来说,贞观一朝,投降后的东突厥贵族还是比较听话的,对大唐也算比较忠心,基本上起到了边疆的屏障作用。

    “可汗,前面就是东突厥一个三千多人的大部落所在地,就让孩儿带兵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吧。”

    曳莽作为真珠可汗的长子,这一次也是亲自跟着夷男出征。

    原来,自从去年大唐采取了“推恩令”的手法之后,夷男对薛延陀的控制力大为下降。

    为了避免局势进一步的恶化,他果断的挑起了薛延陀和东突厥的矛盾。

    先是双方不断的有一些小冲突,到现在,夷男干脆就亲自率领大军去攻打东突厥了。

    “区区一个三千人的部落,就不劳动大哥你出手了,小弟来搞定就行。”

    夷男的嫡长拔灼不甘落后。

    对于薛延陀来说,哪个部落攻打下来的地盘,里面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归这个部落所有的。

    换句话说,如果曳莽打下了这个三千多人的部落,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他得到了一批牛羊和俘虏,实力上了一个新的小台阶。

    拔灼自然也是很清楚这个情况的,所以才会每一场战事都要争夺。

    草原上的战事,往往都是发生在秋天,这个时候,牛羊马匹都长了膘,牧民们也都开始闲了下来。

    但是,这一次,夷男却是忍不住在夏天就出兵了。

    实在是再不来点动作,今秋天,薛延陀自己内部可能就要打起来了。

    不过,这么一来,战事必然不会持续很久,东突厥毕竟是有大唐罩着,夷男还不敢完全跟大唐翻脸。

    “你们不用争了,一个从左边进攻,一个从右边出发,一起上吧。”

    夷男自然也是知道自己两个儿子心中的小心思,所以干脆就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得了夷男的命令,曳莽和拔灼各自领着一万大军,朝着东突厥的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