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她是这时看到林在堂的。
他跟一个清瘦的老人穿过暮霭,轮廓渐渐清晰。但她没空细看,转身又去了后厨。油热了,萝卜饼该下锅了。
“吃这家。”林在堂的爷爷林显祖指着香玉面馆的招牌:“怕是有年头了。”林显祖近来喜欢早起在海州的老城区闲逛,走累了就找家店歇一歇,吃口东西,跟素昧平生的老人们聊聊天。
香玉面馆坐着一些老人,他们都抱着一个玻璃杯子,杯子里泡着野山茶,绿油油的茶叶沉在杯底,像清澈见底的海面,能看到水下招摇的海藻。
林在堂与这样的海州不熟。虽然生在海州,但他离海州很远。即便是在回到海州半年有余,他在清晨出门的时候仍旧穿戴得体正式,与香玉面馆格格不入。
老板娘上前问他们吃什么,讲话语速微快,但语调又很柔。这是一个很“海州”的女人。细细的眉眼,瘦小的身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整个人看着很干净。林显祖要两碗姜汤面,两块梅花糕,一份小菜。
林在堂不太习惯在这样的环境吃饭,双手放在膝盖上,腰杆挺得笔直。阮香玉在灶台边对吴裳说:“男朋友么,照着外面那位的面相找。斯文干净。”
吴裳身体侧弯,看了眼林在堂。他实在是长辈喜欢的那种面相,眉眼清秀,唇红齿白,一点都不轻浮。
“你看他眼熟吗?”吴裳问。
阮香玉点头:“面熟啊,电影明星都长这样啊!”
吴裳就用长筷子敲敲锅边,以抗议阮香玉胡说八道。
端着爷孙的吃食出去的时候,吴裳以为林在堂这下总能认出她,以咖啡店店员的身份。于是欢快走向他,语调轻快,声音穿透雾霭:“林先生,好巧。”
林在堂抬起头看着她,爷爷在一边问:“你的朋友?”
他点头:“是的,认识。她是公司楼下咖啡店的店员。”
吴裳知足了,好歹这下认识她了。尽管在他看来,她只是为他做了两次咖啡,卖给他两片面包而已。
爷爷林显祖对吴裳笑了笑。经商一生造就的人情练达此刻也在发挥着作用,他低头吃了口面,称赞一句:“你朋友家的汤面很正宗。”
“那您常来。”吴裳这样说着,又笑着走了。林在堂直白介绍她并没有对她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人跟人本就是这样,谁对谁的印象深刻一些,取决于那人的身上有多少值得记住的地方。吴裳拎得清。
林在堂想:她在咖啡店里,不过是海州城里一个普通角色;在香玉面馆里,却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了。就连挂在她脸上的笑容,都更加真挚。千溪的姑娘一直没变。
七旬老人因为这一口面面色红润,心情也因此大好,忍不住与林在堂说起旧事来:“记忆中我的祖父出海打鱼,出发前要来一碗面,姜汤面、素面,随便什么,热汤最好。如果能有肉浇头,那就是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