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震惊:
“我的上帝啊!
你是说,他们一个军只有一百门身管火炮?还主要是75毫米口径?每门炮的弹药基数只有一百?之前甚至没有空中掩护!”
他难以置信地摇头,“这样的条件,他们究竟是怎么坚持到今天的……上帝啊,也许事情可以有另一个解决方案。”
在sti1191e11将军的讲述中,那支装备简陋却意志顽强的部队仿佛就在眼前。
阿瑟脑海中迅勾勒着各种战略可能,一个大胆的计划正在成形。
就在这时,sti1191e11将军将一份文件推到他面前,双手一摊:“这是当初我为华夏战场制定的作战计划。
可惜,还没等实施,我就被调离了。
您不妨拿去看看,正好我要去第九战区上任,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尽管吩咐。”
阿瑟将军逐字逐句地审阅着手中的作战计划,目光越来越亮。
这份文件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他太清楚其中蕴含的战略价值了!
要想彻底击败东瀛、迫使其无条件投降,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通过长期封锁和战略轰炸,逐步扼杀其战争潜力,逼其屈服;二是起史上规模空前的两栖登陆作战,直捣黄龙。
后者固然能带来无上荣光。
这场必将载入史册的军事行动,足以让指挥者的名字永垂青史。
这也正是他与niii之间矛盾的核心:谁不渴望在这场终极决战中留下最辉煌的一笔?
然而这份荣耀背后是难以估量的代价:巨大的兵力投入、天文数字般的军费开支,更要面对日寇疯狂的“本土决战”
。
一旦陷入僵局,惨重的伤亡必将引国内汹涌的反对声浪,最终可能导致指挥者身败名裂。
更何况,要运送数个集团军跨海作战,对后勤保障将是极限考验。
要知道仅六个步兵师组成上集团军,其后勤保障就需要配上十余万人!
这背后是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
而此刻他手中的这份计划,不仅能够让他牢牢掌握指挥权,更提供了一条高效得多的制胜之道。
阿瑟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文件,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他看到了改写历史的机会。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