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已不再是寻常的炮火掩护,而是一场真正的“钢铁风暴”
。
硝烟弥漫,土木横飞,精心修筑的工事在重炮轰击下如纸糊般脆弱。
这正是林译特意让克虏伯传授的英式炮兵战术!
以猛烈的炮击打防线的中后端,以火力隔断敌军增援。
此刻,龙文章将这一战术挥得淋漓尽致!
炮弹如一道火力组成的屏障,将鬼子防线纵深的火力全部压制;而且不至于伤到友军。
前沿的湘军将士备受鼓舞。
他们趁着炮火掩护,迅向阵地前沿推进。
有人甚至兴奋地大喊:“小鬼子也没那么神啊,都是两个肩膀架个脑袋,一样怕死!”
湘军起了最猛烈的进攻,然而鬼子的表现颇为矛盾:他们不像以往那样死守不退,遭遇猛烈打击后便会后撤,但撤退时却始终保持着严整的队形,交替掩护,章法不乱。
这是因为这支部队由多次补充的老兵组成,他们大多已过壮年,有的甚至儿女都已从军。
长期的战争磨去了他们的锐气,对家庭的牵挂、对战争真相的认知,都让他们更渴望平安回家。
炮火甫一停下,湘军便起了冲锋。
迫击炮弹拼命砸向进攻路线,帮助部队一路平推过去。
指挥官毫不吝啬弹药:既然林译的主力明日即到,今日又何须吝惜炮弹?与其用将士的性命去填,不如让钢铁替他们开路。
阵地上,湘军士兵如潮水般涌向被炮火反复犁过的敌军工事。
硝烟尚未散尽,天际突然传来螺旋桨的轰鸣——花旗的“细猎犬”
中队如约而至!
自拂晓起飞,不到一个时辰,这群钢铁猎鹰已抵达长沙上空。
途中他们顺手击落了陆航的四架“钟馗”
战机,此刻天幕之上已再无东瀛战机的踪影。
飞行员们迫不及待地俯冲而下,机炮对准地面上仍在负隅顽抗的鬼子阵地。
几个挥舞军刀、声嘶力竭呼喊的军曹成为最醒目的目标。
根本无需仔细辨认,子弹已如雨点般倾泻而下。
两轮精准的扫射过后,轰炸机群投下颗颗重磅炸弹。
虽然这些空中打击并未造成大规模杀伤,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鬼子士兵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这是一场看不到希望的战争:对方不仅拥有强大的炮兵、悍不畏死的步兵,如今更得到了源源不断的空中支援。
这里不是孤岛,并非无路可退。
只要想撤,总还有生路可寻。
求生的念头一旦萌生,便再难抑制。
他们曾受军国主义灌输,深信被俘后将生不如死;在亲眼目睹过自己人对待俘虏的手段后,这种恐惧愈深刻。
此刻,所有的信念与坚持,都化作了同一个念头:立即撤退!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