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席卷赣鄱(第1/2页)
湖南的迅速平定,如同一块投入水中的巨石,在江南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武昌方面反应迅捷,几乎在李定国、张煌言收复长沙的同时,大批经过经世书院紧急培训或从原有基层官吏中选拔出来的官员,
便带着崭新的户籍册、田亩簿和《华夏护国军安民告示》,在精锐小队的护卫下,分赴三湘各府县。
这些官员大多年轻,带着一股不同于旧式官僚的朝气与务实。
他们抵达任所,第一件事往往不是入驻官衙,而是走访乡里,安抚流民,组织恢复生产,并雷厉风行地推行“均田令”(没收附庸劣绅土地分予佃农)和“减赋策”。
虽然过程中难免有波折,但效率之高,与旧明官场的拖沓腐朽形成了鲜明对比。
短短两月,湖南局面已大致稳定,民心渐附,为前线大军提供了稳固的后方。
休整期满,秋高气爽,正是用兵之时。向拯民一声令下,囤积于湘东边境的龙虎营与游弋在洞庭-湘江水域的惊涛营,如同蓄势已久的猛虎与蛟龙,分水陆两路,向江西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李定国率龙虎营主力,自浏阳出发,东出赣西,兵锋直指袁州(今宜春)。
张煌言则率惊涛营主力,自洞庭湖入长江,顺流东下,在瑞昌附近转入鄱阳湖,目标直指扼守鄱阳湖口的军事重镇——湖口。
湖口,控扼鄱阳湖与长江交汇之咽喉,素有“江湖锁钥”之称。
清军在此经营日久,不仅重建了水寨,更在岸上险要处修筑了坚固的炮台,尤其是临江的石钟山上,一座名为“锁江楼”的堡垒居高临下,俯瞰江面,驻扎有五百满八旗精锐和数门重炮,由一名满族副都统坐镇。
此处江面狭窄,水流湍急,易守难攻。
张煌言深知此地险要,不敢怠慢。他再次祭出“引蛇出洞”与“正面强攻”相结合的策略。
他先派出一支偏师,溯赣江而上,做出威胁南昌的姿态,试图调动湖口守军分兵救援。
然而,坐镇湖口的清将颇为沉稳,并未中计,只是严令各部紧守要隘,依托险要地形和炮台固守。
强攻,势在必行。
“定远号”再次担当先锋,巨大的舰身冒着岸炮的密集轰击,强行突进至有效射程内,与锁江楼炮台展开激烈炮战。
炮弹呼啸着撕裂空气,激起巨大的水柱冲天而起,江面上硝烟弥漫,遮天蔽日。清军炮台占据地利,
火力凶猛精准,“定远号”木质船体连中数弹,甲板碎裂,人员伤亡渐增,形势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