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风过易水寒 1(1 / 2)

大雪纷纷扬扬下了整整三日,河北大地变成一片雪原。

占了文安后,陈封本欲即刻进兵,但因这场大雪,却不得不暂缓发兵。去往长丰镇、束城传令的亲兵早已回到文安,唯独去往刘家寨高欢军中传令的亲兵,直到腊月二十七才回来。

其时雪已停了。大雪封路,道路难行,但这条路也不该走上四日才回,陈封细问之下,才知传令兵到了刘家寨,竟未寻到青鸾卫兵马。传令兵又去红城寨,才见到高欢,得知高欢全卫兵马已撤回到红城寨。

原来腊月二十三陈封率天璇卫夜袭文安得手,次日燕人便得知了消息。腊月二十四天降大雪,燕军于当晚夜袭郑军西北营寨。

青鸾卫出兵两万,于刘家寨西南、西北,分两寨驻扎,每寨各有一万兵马,高欢居于西南寨内。刘家寨燕军只三千兵马,那日又是雪最盛之时,高欢全未提防燕军袭营,竟被燕军捣乱西北营寨。

郑军两座营寨相距二十余里,高欢于次日寅时得知消息,即刻点起三千兵马亲自赶往西北营寨救援,却不想在距西北营寨不足十里处遭遇燕人伏兵。幸得河北地势平坦,虽中伏却未失地利,青鸾卫又能征惯战,郑军只乱了一时,便又能结阵抵御。

哪知正与燕军相持之时,斜刺里竟又杀出一枝骑兵来。郑军仓促之下再难抵挡,被燕骑冲散阵势,败下阵来。

高欢沙场宿将,虽败不乱,率军且战且退,燕军紧追不舍。燕骑悍勇,郑军死伤甚重。只走出数里,竟又有一枝燕军杀出,挡住退路。

后有追兵,前有堵截,郑军早没了士气,也已无力再战,眼见败局已定,全军无幸。幸得高欢有万夫不当之勇,危急之时率军死命厮杀,竭力维系兵阵,才不致兵败如山倒。

高欢见退回西南营寨无望,只得率军向红城寨方向退却。高欢亲自断后,杀退燕军数次追击,才保得全军退回红城寨,却也折损近千将士。

嗣后得知,燕军先攻陷西北营寨,又聚兵强攻西南营寨。郑军不敌,全军溃败,纷纷逃回红城寨。此一战,郑军折损近两千兵马。

刘家寨驻扎燕军不过三千兵马,然此战各路燕军却有六七千之多,步骑各半,竟不知从何处而来。

陈封闻报又惊又怒,立召诸将商议。

大堂之上,烛火煌煌,陈封脸色阴沉,在烛光之下闪烁不定。诸将列坐两侧,闻听此事,又见陈封神情,皆噤若寒蝉,呆坐不语。

程备见此情形,只得轻咳一声道:“都司不必太过烦恼,刘家寨一战虽败了,燕人却也不能扭转大局。都司亲率大军攻克文安,攻守之势已定,燕人也不能阻我进兵,不过晚上几日罢了。”

陈封道:“话虽如此,然高功肃武勇非凡,素称我禁军良将,怎的竟如此不堪一击?两万大军,竟被区区数千燕军击败?他虽只后退六十里,却误了我大事。况我军才攻下文安,正是进兵良机,他却又遭此大败,岂不灭了我军锐气?”

程备道:“都司,我细细看了高功肃战报,高功肃疏忽大意是有的,但此战青鸾卫能全身而退,也亏他勇武。况他得知北寨被袭,亲自率军去救,也并非贪生畏死之辈。胜败乃兵家常事,都司也不必求全责备了。”

陈封冷笑道:“他不在这里,无患竟为他求起情来,也不知他可能知你的情?我又何尝说要责他,然败军之将,我便责罚也并非无由。”

程备一笑道:“大战在即,正是用人之时,高功肃乃难得将才,都司乃是一时气话,我岂能不知?高功肃奉命只佯攻刘家寨,刘家寨中燕军又少,因此高功肃有些慢待,不曾提防,确有过处。如今想来,刘家寨后方必驻有一枝燕军,那日我军攻陷文安,文安燕军想必也逃到刘家寨,燕人得知丢了文安,这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