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 晚来天欲雪 2(1 / 2)

次日巳时,朝廷圣旨便到了。旨意是由二十个羽林卫兵士护送,为首的是一个羽林卫统制,日行五百里送达。随圣旨一同到的,还有许多御赐财帛。

钦差日夜不停奔波,早已疲累不堪,陈封遣人安顿羽林卫众人歇息,随即入帐拆看圣旨。那圣旨只一封文书,不过书首书尾钤有御玺而已。陈封燃起香烛,拜了三拜,便即拆看。

旨意是授陈封以河北经略安抚使之职,总领河北军政、民政诸事,自河北刺史、河北转运使、河北招讨使以降,军民人等,悉听从节制。授陈封假节钺,四品以下官员,皆可先斩后奏。又命陈封即刻率天璇卫北上,收复霸州。

看毕圣旨,陈封又对香案叩谢圣恩,才看随圣旨同来的一份文书。那文书正是霸州兵败之时,李允呈报政事堂的军报,政事堂一字不改,誊抄一份直送陈封军前。

圣旨不能传阅,陈封看了军报,只将军报递与程备、乐籍同看,又将圣旨大略说了。李允军报之中虽有些不尽不实,然他三人都是经年行伍,只粗略商议,便已猜想出战事大略经过。

原来燕军以前将军,南庭都部署使慕容不离为主将,在涿州集结兵马。涿州距安肃只百余里,距霸州却有五百余里,因此李允全未防备霸州,只命安肃紧闭城门,严加防范,又调拨兵马至安肃后方为援。

细作只探得燕军集结五万兵马,却不想燕人不知在何处竟又集起一万骑兵,于腊月初一骤起进袭信安。骑兵马快,待信安守军知觉之时,已被燕军将城池团团围住。随即燕国大军开到,一番强攻之下,只不足一个时辰,信安便即失守,满城官军,竟未逃出一个。

李允不知信安丢失,被燕军长驱直入,直抵霸州城下。霸州猝不及防,城防准备不足。腊月初二,燕军马步军齐至,由北城一齐攻城。只因守城器械不足,守城将士亦张皇失措,不到半日,霸州城门便被攻破,燕国马军直趋城内;城墙亦失守,燕国步军登上城墙,郑军抵挡不住,全军退却。霸州陷于敌手。

李允率军逃出霸州,退守雄州。一路之上收拾残军,到霸州时又聚起万余兵马。然这一战,霸州、信安两处共折损禁军四千余,厢军三千余,全城百姓亦陷于敌手,可谓惨败。

如今李允退守雄州,雄州计有兵马两万余,遂分出三千兵马驻守归信。莫州原有兵马三千,李允将原定州兵马三千调往莫州,又从保州兵马之中调出四千驻守莫州、三千驻守长丰镇。保州剩余三千兵马,李允命其弃了保州,移防至红城寨。

至此,李允在霸州西方筑起一道防线,但东、南两路却无重兵把守,燕军若要南下,便是一片通途。

彼时千灵卫兵马尚未至北疆,如此一来,河北边疆兵马便是霸州两万,莫州一万,红城寨、归信、长丰镇各有三千余,安肃三千余,安肃后方之容城三千余,共计四万七千兵马。若再添上千灵卫两万余兵马,便是近七万大军。

见他二人都已看完军报,陈封道:“如此看来,北疆尚未糜烂至不可收拾,李允虽损了些兵马,却仍有五七万大军,防线也已构筑,千灵卫兵马再赶到,便可挽回军心士气,霸州未必不能收复,朝廷却为何定要我去?”

程备道:“李克让兵败,人心慌乱,只怕几位宰辅也难免忧虑过甚。再者霸州丢失,河间、清州、沧州几处州府便尽在燕人兵锋之下,李克让又未在那里派驻大军,朝廷自然担心燕人长驱直入,危及大河。然此事却并非都司亲至不可,以如今北疆兵马排布,纵然都司到了,只怕也难阻燕人南下,却为何朝廷仓促授都司专阃河北之权,竟不惜弃井陉于不顾?那便只有一说可解。”

程备看着陈封,一字一字道:“都司,朝廷之中,上至天子,下至相公,皆已不信李克让能反败为胜。能救河北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