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烟雨锁高台 3(2 / 3)

不宜兴起大狱,只小小惩戒便是。如今蜀地初定,山河未附,若骤兴大案,只怕民心生乱,多生波折。此是臣粗浅之见,请陛下明鉴。”

郑帝冷笑道:“卢太尉着眼处却大了许多,只不过仍旧是要从轻处置罢了。陈封,你以为如何?这几人之中,只你与乐籍有些交情,想必也是要既往不咎了。”

陈封道:“陛下,臣昔日上疏陈奏,请封乐籍以高官显爵,非为彰显其功,亦非为任用其能,实为昭告天下,我大郑兼容并蓄,广纳四海,各国文臣武将,皆可来投,在我大郑也可安身立命,建功立业。我大郑若要一统天下,当有此心胸,海纳百川。臣是武将,不去论这案子谁是谁非,只以此看,便该从轻处置乐籍。臣非为私心,臣与乐籍也只一面之交,并无往来,请陛下明鉴。”

郑帝道:“哼哼,你这又是一番说辞,想来是朕心胸不够广阔了。”他挥挥手,止住欲待辩解的陈封,道:“你与卢太尉不愧是武将,着眼之处也是一般。洪庆,你也是武将,也是这般看了?”

洪庆道:“禀陛下,臣虽是武将,却未曾领兵出征,眼界狭小,目光短浅,见识不到这许多。臣平日里也曾查案问案,却不曾断案,也不知如何断案。臣听着诸公所说,似乎都有些道理,却又似乎哪里不对,臣一时也想不清爽。臣只想着,内侍是陛下的人,要杀要剐,也该陛下下旨才是,旁人怎能轻易便杀了?若不处置乐籍,岂不教人轻看了内臣?若当真从轻处置了乐籍,却置陛下的颜面于何处?这是臣的一点念头,也不知是对是错,若是错了时,请陛下治罪便是。”

郑帝忽地哈哈大笑起来,笑罢多时方才说道:“你们这些人,只你洪溢之心中还念着一丝朕。”说罢起身,拂袖便去了。

洪福亦步亦趋跟在身后,也进了东内殿。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是走是留,皆僵在椅上,动弹不得。

众人却不知此时郑帝心中只一个念头:现下未立太子,你们已是如此,倘若立了太子,哪里还有人顾及我的颜面?

经此一事,陈封料想乐籍已不至死罪,索性将这事全然抛于脑后,每日只纵情玩乐。

到八月初五,陈封举家搬到长右巷新宅内。当日,陈封广邀亲朋好友,朝中僚属,于新宅内摆酒设宴,宴请众人。

宴席便设在东跨院园子正房庭院,“绿湖山庄”之中。又在西跨院内宅为众官眷开了数席,园子北侧也命人隔开,请众官眷游玩不提。

虽说是大宴,却也不过五席而已,朝中显贵,如政事堂诸公、卢豫、洪庆、各部寺堂官等皆借口事繁未到,贺礼却是早早便送到了。赴宴的也有许多高官,如各部佐贰、殿阁学士、各寺卿属、禁军将领等,也有数十人之众。

陈肃、秦玉、王凤、王焕等人更是早早便到了,帮着招呼来客,答酬贵宾。宴席定在午正时分开席。

午时初刻,管家来报,内廷遣人来打招呼,说圣上遣内侍省副都知洪福来府上宣旨。陈封听了,忙命开中门迎接,众宾客呼喇喇便要同去接旨。陈封匆忙换了官服,率着众人到正门外等候。

午时二刻,洪福率十二个黄门内侍、十二个羽林卫兵士到了。到了门首,陈封亲自迎上去为洪福牵马。

洪福下了马,陈封施礼道:“下官这些许小事,怎敢劳动洪都知亲至?有愧,有愧。”

洪福满面笑意,道:“陈都司喜迁新居,我理当来贺。”说着已有内侍上前接过缰绳马鞭,洪福转头看着陈封道:“陈都司,不瞒你说,宣旨这差事我一年中也没有一回,可知圣上心中如何看重都司你了。”

陈封道:“可是说,圣上下旨,已是陈封天大的喜事,洪都知亲来宣旨,更是给了陈封天大的情面,陈封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