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仓黄叹良弓 4(2 / 4)

洪庆服了。当为太尉此妙计共饮一杯。”说罢举杯一饮而尽。

陈封举杯相应,心中却暗道:“你有此妙计,我去年回都相见之时,却是只字不提。现下我得全功归来,你却又说出,却是何等用心?”心中虽如此想,却不能说出,只道:“太尉果然妙计,陈封自愧不如。若是太尉统兵,定然早已攻下成都,不必迁延日久。”

卢豫道:“崇恩也不必自谦,纵是我统兵,也未必便强过崇恩。战阵之间,瞬息万变,定好的计策也未必便能依计而行。崇恩用兵,已有大将之风,日后功业,定然不可限量,更有一处好处,便是我也是极为佩服的,那便是作养将领之能。”

陈封逊谢道:“陈封年轻识浅,何敢当太尉如此考语?”

卢豫摆摆手道:“取安肃之秦玉、袭剑阁之杨显,皆是出自崇恩麾下,崇恩如何当不得?那杨显初入虎贲军时在我帐下,我也识得他是一员良将,提拔他做了统制使。崇恩入利州不过两月,便将杨显破格提拔为了都统制使,这份心胸眼力,非是常人能及。若非如此,那杨显又岂能舍命去取剑阁,想来是为报崇恩知遇之恩了。”

洪庆道:“这便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了。这等重用,若换了是我,也要舍命相报了。”

卢豫道:“崇恩麾下,尚不止这杨显、秦玉二人,崇恩旧日部将,还有三人也任着都统制使之职,这些都是年轻一辈出类拔萃之人,却皆出自崇恩麾下,岂不令人敬佩?”

陈封道:“我大郑禁军四十万,皆是精锐之师,统制使便有百余人,这些人又能差到哪里去?那几个不过是跟着我侥幸立了些微功,才得以升迁,若是换了旁人,也是一样的。”

“这正是崇恩过人之处。”卢豫睨了陈封一眼,道:“你出兵蜀国之前,你这几个部将我并不熟识,待你出兵之后,我暂执掌戍卫梁都之职,这才熟识这几人。王凤、王焕、陈肃...陈肃是崇恩族弟?嗯,那便是了。王凤虽非崇恩部将,却也曾在崇恩麾下效力。这几人都是熟知兵法,识见不凡之人,想必便是在崇恩麾下历练出来的。”

陈封已隐隐觉得有些不安,却不知卢豫究是何意,只得应道:“是,这几人都可算是我部将,只是个人有个人造化罢了。”

卢豫道:“然这三人升任都统制使以来,只在梁都练兵,从未外出征战,却不免少了历练,若当真大战再起,只怕一时有些无措。今年秋后,有几路兵马在外日久,要调换一番了,我之意,不若将这三位都统制使调出梁都,或戍边,或驻扎地方,也可多多历练,也可积攒些军功,崇恩意下如何?”

陈封豁然明了,已知卢豫之意,却也别无他法,只得说道:“太尉这是说哪里话来?太尉执掌我郑国兵权,我与这几个都是太尉部将,太尉要调谁,调到何处,只一纸调令而已,哪个敢不从命,何必问我?纵是太尉要调我出都,陈封也只听令而已。太尉若问我,陈封只一句话,‘唯太尉之命是从’。”

卢豫哈哈大笑道:“你是都畿卫戍都指挥使,除圣上,哪个能调你出都?倒是你那几位部将,好生历练一番,日后必是崇恩臂膀,必成我大郑良将。”

洪庆也笑道:“今日这位将军出都,明日那位将军出都,只我整日里闷在梁都。我倒盼着有一日圣上下旨,命我出都戍边,方才有领兵大将的威风,强似我在这梁都,空担着都指挥使虚名。”

三人正说着,突听窗外楼下一阵喧闹声,三人原本并不在意,但那吵嚷之声越来越大,陈封临近南窗,忍不住站起身来,走到窗边,向下看去。

窗下这条街,正是樊楼正门,通往宫城东华门,却并不十分宽阔,此时两拨人正堵在街上,相互叫骂,互不相让,周遭看热闹的百姓越聚越多,已将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