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人,这其中便有千余人逃到江油。如此,江油才有两千守军。
江油县令与江油关守将闻听郑国大军到来,自知仅凭这两千守军无法对抗大军,更兼蜀国朝政已糜烂不堪,便决意出城降郑。这才有今日之事。
陈封虽心有戒备,但见江油官员意甚诚挚,言辞恳切,便也欣然纳降,遂率大军进了江油城。
陈封安抚江油令,令他好生为政,善待百姓,却不肯留蜀国降将镇守江油。他将蜀国降兵皆编入郑军之中,又留自家兵马三千镇守江油关。
陈封仍旧不肯停留,只在江油歇宿一晚,大军又再启程,向绵竹进军。沿路又途经绵州府巴西城,绵州太守亦出降。陈封兵不血刃,全取绵州。投降官员皆留原职不变,只待朝廷遣官员来重新分派。
陈封马不停蹄,于正月十四渡过绵水,兵至绵竹。
到绵竹城下时天尚未黑,大军在城外十里扎下营寨。陈封自恃兵威雄壮,不肯示弱于蜀人,便带麾下诸将与五百精骑去看绵竹城池。
绵竹城坐落于群山之间,北门便在一处山岗之上,周围山岭环伺,如同关隘一般。此处地势险要,须仰攻上山,方能到城墙下,若要攻其他城门,却绕不过北门去。是以这绵竹是蜀地之中,仅次于剑阁的第二道险要隘口,自古便是自北道进入成都的门户。但若能过得绵竹,到成都便是一马平川,再无险可守。
陈封看够多时,引兵回营。于路上便将程备唤至身边,二人边行边说。陈封道:“无患已看过绵竹城,心中可盘算该如何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