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阿福求姓归时氏,怡红暖语是家人(2 / 3)

好了。”

    大东在一旁笑过,道:“咱们以后念姐也不能叫念姐了,得改叫时先生吧?”

    众人都笑,吴婶笑得眼角起褶:

    “可不是!念姐教咱们编民生册、设议事区,比书院先生还管用,叫时先生正好!”

    阿福摩挲着下巴:

    “念姐教我做模型说细节贴近平民,教我认公平交易说得让百姓看懂……”

    “的确是比老板和东家听着要体面一些。”

    晚晴看着刚整理的“时阿福”登记册点头:

    “我刚在账册改了阿福的名字,以后领工钱、记物料都用这个,官府那边也报备,算是正经有姓名的人了。”

    乔章林从翰林院赶来,捧着文房四宝礼盒,见院里热闹笑问:

    “说什么好事?老远听见笑声。”

    “乔夫子,阿福叔叔以后叫时阿福了!跟着念姨姨姓!”

    陆襄举着画跑过去,上面是阿福小人画像,旁写“时阿福”三个字,歪扭却认真。

    乔章林愣了愣,随即笑道:

    “恭喜时阿福!”

    “那我之后送一套文房四宝给你,以后教孩子认字、做模型,也得会写自己名字,别让孩子笑话你。”

    阿福红着脸,却十分郑重:

    “我一定好好学写字!”

    “以后儿子女儿问我叫啥,我就写给他看,还教他写!”

    “就教他们写一个名字吗?”

    “那当然不是……”

    时念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一群人热热闹闹的,恍惚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

    她其实并不叫做时念,是后来随了养父的姓。

    养父知道她挂念原来去世的父母,这才取名一个念字,也算是全了她时想时念的那颗心。

    而阿福从“街头乞儿”到“有家之人”的蜕变,是怡红院从“戏园”到“家”的见证。

    夕阳西斜,落在“文道之地”匾额上,把“民生为文,正义为道”照得格外亮。

    阿福蹲在模型区,用细木杆在沙地上写“时阿福”,歪扭却一遍又一遍;

    吴婶在灶房备晚饭,哼着刚学的《悯农》;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