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民生座谈定共识,暗局初显未扰心(1 / 2)

    厅内圆形木桌旁,十二国使臣按地域落座,案上堆叠着各国民生资料。

    从庆州赶回来的杜元介坐于时念身侧,手持着笔,随时准备记录讨论要点。

    “滇山常年受洪水困扰,南齐的桥梁建造实用性极强。”

    滇国首领岩木率先开口,举起手中藤编治水图:

    “除派工匠来学筑桥,我还想把部落治水经验整理成册,让其他山地国家借鉴。”

    “若能合编一本《多国民生案例集》,收录各国好办法,大家互相学习,日子定能越过越好!”

    “岩木首领所言极是!”

    安泰使臣佐藤立刻附和:

    “安泰渔民在织网、防台风上有不少实操经验,愿纳入其中。”

    “南齐的公平交易模式、《蓝星故事集》的教化作用,都是难得的好案例,理当让更多人知晓。”

    乔章林闻言起身:

    “编案例集之事,我来牵头!”

    “翰林院可协调鸿胪寺译官,将各国案例译成通用文字;”

    “怡红院负责收集民间实操经验,顺天府对接各州府梳理官方举措。”

    “三方协作,咱们可以争取最短的时间内编印完成,送到各位的手中。”

    使臣们纷纷点头,高丽使臣补充:

    “高丽寒门学堂的推广经验也能加入,此前效仿南齐赠书模式后,学堂入学率提升两成,这些具体成效值得记录。”

    西疆使臣亦接话:

    “西疆的香料种植技术能帮百姓增收,可作为农业案例收录。”

    座谈会氛围热烈,无官样文章的客套,满是对“好日子”的务实探讨。

    此时吴婶推着小推车进来,精致的糕点和氤氲着热气儿的奶茶一一摆上案几。

    “诸位辛苦,这些都是咱们怡红院的特色小食,还请诸位尝尝。”

    *

    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满桌资料、使臣的笑脸上。

    乔章林正整理编写计划,十二国参与、南齐牵头,分农业、渔业、教育三部分。

    户部尚书听说北徐要给他们送银子的时候,差点没忍住自己前来怡红院谈判。

    若非是南齐帝扣着他,他早就来怡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