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守海承遗志,庆功演新篇(1 / 3)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铁蛋还凑到揭发信前,小声念着上面的字。

    虽然很多不认识,却念得格外认真。

    时念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时舟的精神没有消失。

    而是变成了蒙学班的读书声,变成了孩子们心里的“正直”二字,在泉州湾扎了根。

    傍晚,众人再次回到码头,昌阿公忽然拉着时念的手,语气郑重:

    “小小姐,我就留在泉州了。”

    时念愣了愣,张阿公继续说:

    “我这把老骨头,离不开泉州湾,也离不开这些渔民。”

    “交易署需要人记录价格,我眼睛虽花,却记得清每笔账,留下来也能帮上忙,也能时常去看看二小姐和二姑爷。”

    苏湄也跟着劝:“让阿公留下吧,我会照顾他。”

    时念看着昌阿公眼里的期待,想起吴婶临走前“让阿公安度晚年”的叮嘱,笑着点头:

    “好,我让人在交易署旁边给您收拾个小院。”

    “带灶房,您能自己煮泉州的海鱼汤,院里再种上您喜欢的海芋,年年都有花开。”

    张阿公眼眶瞬间红了,拄着拐杖对着泉州湾深深鞠躬:

    “谢谢小小姐!”

    “我昌阿公,总算能守着这湾海,看着渔民们过好日子了。”

    夕阳落在泉州湾海面上,把交易署的牌子、蒙学班的窗户、码头的渔船都染成金红色。

    渔民们还在交易署门口说笑,孩子们的读书声偶尔飘来。

    昌阿公站在码头边望着海浪,嘴角带着释然的笑。

    时念站在他身边忽然明白。

    所谓“民生新貌”,从不是华丽建筑。

    而是渔民手里沉甸甸的铜钱,是孩子笔下工整的字迹,是老人眼里不再有绝望的神色。

    是旧案昭雪后,泉州湾每个普通人都能堂堂正正活着,都能对日子有期待。

    海风再次吹过,带着海鱼的鲜,也带着属于泉州的、崭新的希望。

    盛京的槐叶落了满地,怡红院却没染上半分萧瑟。

    檐角的红灯笼串被伙计重新挂好,暖黄的光透过绢面落在青石板上,映得满院亮堂。

    戏台周围摆着方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