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帝王忧怡红势盛,文盛会委以重任(1 / 4)

    南齐帝望着案上的密信,思绪飘回数年前。

    怡红院刚从普通戏园改头换面时,时念便敢大刀阔斧革新。

    那时他还赞这女子有胆识、敢说真话。

    可如今,这份胆识竟长成了让他忌惮的势力。

    像一棵悄然扎根的树,根系已蔓延到南齐的每一寸土地。

    想制衡,却无计可施。

    这才是最让南齐帝焦虑的地方。

    他翻出之前唐明弹劾怡红院的奏折,上面白纸黑字写着“时念借蓝星文化拉拢人心,恐成隐患”。

    可奏折后面跟着的,却是二十多个州府百姓联名的“保怡红疏”,密密麻麻的签名盖满了纸页。

    连盛京书院的何山长都签了字,还附言“怡红院推广民生理念,是南齐文脉之幸”。

    “连福,你说……”

    南齐帝忽然开口,目光飘向窗外漆黑的宫墙,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

    “若是让她管民生事务,会不会……”

    话没说完,就被殿外传来的急促脚步声打断。

    锦衣卫校尉捧着个牛皮信封快步进来,单膝跪地:

    “陛下,北徐信使求见,事关五年一度的文盛之会!”

    “文盛之会?”

    南齐帝愣了愣,这才想起五年之期已至。

    这文盛之会是北徐、南齐、西疆及周边小国共同举办的文化交流会,每五年举办一次。

    不出意外,这次的信便是文盛之会举办国的举办权争夺。

    选上的国家不仅能赢得“文脉正统”的名声,还能借交流会拉拢周边势力、巩固地位。

    于南齐而言,这场较量绝不能输。

    他忙让校尉传北徐信使进殿。

    信使递上信函时语气恭敬,却难掩几分傲气。

    “陛下,我国君主提议,一月后派使臣进京,与南齐共商文盛之会举办地事宜。”

    “我国已备好《北徐文钞》作为文化信物,还请南齐也备好代表性文化信物,届时在各国使臣面前展示,由众人投票选出举办地。”

    南齐帝展开信函,目光落在“文化信物”四个字上,眉头瞬间皱紧。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