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是这位大人帮我们修水渠,才保住了庄稼!”
扮演“学子”的戏子也跟着站出来:
“我家贫读不起书,是大人送书、设抄书点,我才能考上童生!”
最后“清官”拿出反派伪造密信的证据。
密信上的印章是假的、字迹是模仿的,厉声喝道:
“造谣惑众,挑拨民心,当按律治罪!”
台下瞬间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声,有百姓激动地拍着桌子喊:
“说得好!造谣的就该罚!不能让好人受冤枉!”
还有人对着戏台喊:“这戏演得好!有些人就是见不得怡红院帮百姓!”
时念站在回廊下,看着戏台上的剧情,又望向台下满座的百姓,摇了摇头。
果然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
都一样。
而这出戏不仅是演给百姓看,更是演给陆承业这些太子旧部看。
怡红院的根基在民间,在百姓的信任里,不是几句谣言、几张假画像就能动摇的。
戏演到高潮时,顺天府的差役忽然来了,还押着几个穿灰布短打的汉子。
正是之前在街头贴假画像的人。
带头的差役对着时念拱手:
“时老板,陈府尹接到百姓举报,说这些人散布谣言、蓄意滋事,特意派我们来拿人,还请您指认。”
汉子们本就是陆承业雇来的地痞无赖,见了官差早就慌了神,没等差役审问,就哭着招了:
“是陆承业让我们干的!”
“他说只要把怡红院搞臭,让百姓不信任时老板,就给我们每人五两银子!我们一时糊涂,才犯了错啊!”
真相大白,百姓更是愤怒。
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对着被押走的汉子喊:
“你们这些坏人,差点让我们误会了时老板!她帮我们解决粮价、让孩子读书,你们怎么忍心造谣害她!”
人群中的卖糖画老汉也跟着喊:
“以后谁再造怡红院的谣,我们百姓第一个不答应!”
夜深时,怡红院的灯笼还亮着,暖黄的光映着每个人脸上的笑意。
吴婶端着刚煮好的绿豆汤过来,给时念、浅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