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杜元介终于抵达青州。
刚到怡红书坊门口,就见王贵福在书坊门口叹气。
书坊的门板上贴着张泛黄的“暂停营业”字条,风一吹,字条哗哗作响,像在诉说委屈。
“杜先生,您可算来了!”
王贵福见了他,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站起身迎上来,拍了拍身上的灰,把他往里让。
“林家把书扣在府里的粮仓了,还派了十几个家丁守着,连靠近都不让,我去了两趟,都被赶回来了。”
杜元介没急着去林家理论,而是先去了青州府衙。”
知府周博恩坐在公案后,手里端着杯热茶,慢悠悠地吹着热气。
见了杜元介,他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语气敷衍:
“杜先生,本官也是有心无力啊!”
“林家说这书里有非议朝政的内容,还联合了其他世家联名上书,本官也得按规矩查案,你还是先回去等消息吧,有结果了本官会通知你。”
“按规矩?”
杜元介笑了,随即把礼部备案文书和盛京书院的《教学名录》放在案上。
他笑声里带着三分讥讽:
“周大人,这是礼部颁发的备案文书,上面明确写着《蓝星故事集》内容合规,准予各州府推广;”
“这是盛京书院的《教学名录》,何山长亲笔批注蓝星理念贴合南齐民生,有助教化。”
“您倒是说说,您口中的规矩,是哪条?”
周博恩面色不改,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找了个借口:
“林家是青州望族,在本地声望极高,他们联名上书说这书有问题,本官总不能不顾及世家的意见,寒了本地乡绅的心吧?”
杜元介心里了然,知府这是怕得罪林家,断了自己的财路,跟他再多说也没用。
他收起文件,不再跟周博恩纠缠,转身往青州贡院方向走。
那里聚集了不少来参加会试的学子,其中永州籍的不在少数。
何山长的信,该派上用场了。
贡院外的茶棚里,十几个学子正围着一张桌子讨论策论。
其 杜元介快步走过去,做完自我介绍之后,便是一番诚恳的长篇大论。
用时念的原话来说,就是给学子们打鸡血。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