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人跟着她,不止是为了谋生讨口饭吃,更是把怡红院当成了家。
家人之间,从来都是既要一起吃苦扛事,也要一起快活享乐的。
“是我考虑不周了。”
她对着众人微微鞠躬,声音里带着几分歉意。
“抱歉,没提前跟大家商量就做了决定,若是有人不想去……”
“想去!”
还没等她说完,十二就抢先喊了出来:“我长这么大还没出去游玩过呢!”
时念直起身,眼里的犹豫散去。
“我打算带你们去盛京附近的州府转转。”
“听说南岸的荷花正盛,画舫漂在湖上能凉一整天;”
“永州的山涧清得能看见鱼,山里的庙里还能听老和尚讲古;”
“青州的……”
她顿了顿,说出那个藏在心里许久的打算。
“咱们不急着赶路,快则两三月,慢则小半年,都有可能。”
这话一出,堂里又静了静。
但这次的安静里没有震惊,只有认真的思索。
张珂源指尖在案上轻轻敲着,节奏均匀,显然是在盘算出行的账目、车马的安排;
浅醉望着窗外的月亮,忽然想起时念曾跟她提过的游记。
她的眼里闪着向往的光,仿佛已经看到了画舫上的荷花、山涧里的流水。
“念姐,”
还是十二先开了口。
“那咱们的戏怎么办?总不能带着戏台跑吧?万一到了地方,大家来了戏瘾可咋整?”
“若是大家想唱戏,咱们可以排些轻便的折子戏。”
时念笑了笑。
“咱们在南岸的画舫上唱《白蛇传》,让湖水当背景,风一吹,水袖飘起来多好看;”
“在永州的山庙里演《木兰辞》,借着古寺的钟声……”
“这岂不是比在院里搭戏台有趣多了?”
吴婶立刻接话,眼里满是笑意。
“那我得带着我的炊具!南岸的新鲜莲子、永州的嫩笋、青州的海鱼,正好给你们做新鲜吃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