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原来这就是代价(4k)(2 / 5)

了飞机正面最大的那个口子,也是最麻烦的地方——进气口!

    看着这东西,同志们都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

    “高委员,这个进气口,就实在是有些麻烦了,说实话,把这个进气口搞成现在这个样子,保证飞机的气动和动力特性,已经到了我们的当前的极限……”

    高振东看了看飞机的草图,和他预想中的差不多,是一个类似后来白熊的1.42的可调进气道,而且和所有早期机腹进气一样,包括花旗的F-16的皮托管、十爷的恶棍、欧洲的台风等,也在机腹和进气口之间,加了一块隔离。

    然而正是这块隔离,带来了最大的问题——这里信号反射很容易就非常强烈。

    对于经验还不够丰富的西南所的同志们来说,这一块的确是很难处理。

    “这个隔层,是为了解决附面层对吧?”高振东指着进气口的上唇道。

    “对,这是解决附面层最简单的办法。至于进气口可调,是为了解决在不同速度下的进气效率和气流稳定性问题。”高委员不愧是拿出过飞机气动外形设计教材的人,在这方面可谓一眼就明白。

    高振东笑道:“现在你们有两个办法……”

    还能有两个?!!!我这儿一个都没有!西南所的同志无不欢欣。

    如果说他们自己搞,是在做填空题的话,那高委员这里,就是在做选择题,甚至上面还全都是正确答案。要是读书的时候考试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高委员,有哪两个方案?”

    高振东将手指向机腹部位:“第一个,将这个隔板和机体之间,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修型,修到尽量贴近机体,且间距基本一致,即机腹和进气道上沿唇口基本平行,同时仔细根据需要对付的雷达波长,调整上唇口外形和与机体的间距。”

    上唇口是一条齐平的直线,对雷达信号的反射本来就强,换成有一定角度的等腰三角形就好一些。而那个与机体之间的缝隙,如果间距合适的话,同样是能大大衰减特定波长的雷达信号的。

    花旗佬也不是傻子,F-22的加莱特进气道和机体之间同样存在缝隙,但是并不影响它的正向反射面积依然做得很小。

    高振东边说边解释,西南所这边边听边点头。

    虽然进气道的上部不能无限制的修改,但是可以同时修改一点机体外廓来将就一下进气口的上缘,双向奔赴之下,这一点还真有可能做到。

    “至于第二个办法嘛,就有些麻烦……”高振东沉吟着,这个用在这个方案上也许不是最好的。

    “麻烦没关系,有路就行。”麻烦不麻烦的,反正不一定非要用在这个飞机上嘛。西南所的同志有了一个保底的办法,心里的压力小得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