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给拿出来了,那就由不得同志们不看了。
大致看了一遍之后,总工问道:“振东啊,这东西,看着像是搞射频的同志们该研究的啊。”
知道高振东搞这么大的动作,必定不是无的放矢,所以虽然不太明白,但是并没有怀疑高振东的动机。
高振东点头笑道:“对,看起来是的……”
什么叫看起来是的?难道细看不是?
没想到高振东接下来的话,告诉他们还真不全是。
“……可是搞雷达的同志搞来搞去,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发现飞机嘛。”
经他这么一提醒,同志们才反应过来,好像是这么回事!而且论文里也明确提到了,飞机的反射面积和飞机的体积之间并不呈正比关系,而是更多的取决于飞机的外形。
“振东,难道你想搞一个雷达反射面积很小的飞机??”总工说到这里的时候,嘴唇都有点发抖,激动的。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可能有一架雷达看不见的飞机在空中翱翔,而雷达看不见飞机,这后面能带来什么,但凡是搞空中装备的同志们都知道!
比他还要激动的,是空装局的同志。
他睁大了双眼,紧紧的盯着高振东,生怕他嘴里吐出“不是”两个字来。
一定要是啊!高总工一定是想搞隐身飞机啊!
按说这东西还只是个设想,空装局的同志不应该激动到如此地步,但高振东在这之前的战绩过于辉煌,他提出、参研的所有装备,都为我们的空中装备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并在各种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所以当空装局的同志一听见高振东的话,第一反应就是这东西能搞,而且成功率必定很高!
至于西南所的同志们,简直被高振东天马行空的想法给弄傻了。
不是,一定要搞这么大?
他们没想到的是高振东也是没办法,不搞大不行。反正都这样了,该发的论文人家也发出来了,自己脑袋里的内容也足够多,那就开大呗。先走一步,就算是没有结果,也总比止步不前强。
在这方面,花旗人的确比白熊更加勇于尝试。
高振东笑道:“对,我就是这个想法。搞一种能将雷达的发现距离,急剧压缩的飞机,并且直接结合到我们最新的战斗机身上来!”
“能行么?”这个跨度之大,连总工心里都有点没底了,主要是实在太过新颖,闻所未闻。
在这之前,倒也不是没有压缩雷达发现距离的想法和实践,不过主要靠的是吸波涂料,而这东西在国内,现在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