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神奇了。
在这之前,可从来没有听到任何风声,结合高总工过往的情况来看,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高总工自己一个人,已经完成了至少两条超级计算机的路线研究,现在仅仅是在招贤纳士而已。
这简直就不是人!
高振东不知道他内心有这么多戏,只是点头道:“嗯,至少准备走两条路。而你们这边,是比较容易,但是见效也比较快的那条。”
还真是!!!!
震惊之余,池所长陷入了一点小小的纠结。
“高总工,那困难的那条,能不能……”
见效快当然好了,但是比较容易好像又感觉差点儿意思,所以,他忍不住想把手伸长一点。
高振东哈哈笑了起来:“困难的那条,也离不开你们,不过那个得很多单位一起搞,具体的得等我考虑好再说。现在我正在说的这个,你们已经有基础了。”
都是为了工作嘛,池所长贪心一点不寒碜。
高振东的话,让池所长甚是自豪,我们这也是嫡系部队!
“高总工,那现在我们要做什么?”高总工说了还有包子吃就行了,不再纠结这件事情的池所长,关心起已经到手的这个包子来。
高振东笑道:“我们做集群!”
集群,正是高振东准备实现的第一种高算力架构。
说得简单点,就是把很多台高性能计算机用硬件和软件连接起来,有力往一处使,实现高性能计算。
其实不论是哪条路,本质都是这样,就连多核CPU也是这么回事。只是连接的层面、技术不同,带来的效果和外在表现也不一样。
而这种方式,对组成集群的单台计算机的性能是有要求的,否则那点儿性能,都特么耗在集群开销上去了。
这就是高振东一直等到C6132N这个弱化版的80386出现,才开始考虑集群的原因。而集群的核心技术分布式计算,在高振东上辈子那条线,开始发源,也正好就是差不多和80386处于同一时代,不是没有原因的。需求催生,技术满足,于是集群开始发展。
顺便提一句,21世纪几乎所有的IT前沿技术的核心,实际上都能在20世纪找到,唯一的区别是那个被互联网大厂们换掉的名字。
而集群最困难的地方,是集群软件。至于硬件连接,高振东搞出来已经在推广使用、并由同志们继续发展的局域网网卡可不是吃素的,用在这个年头的集群上,那叫一个合适。
单机算力、通信网络都齐备,那对于集群技术来说,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