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至于我到底是怎么分析出这个结果的,那你别管……
“而且石墨水冷堆有个好处,这东西理论上可以烧丰度低到天然U级别的核燃料,也就是说,理论上,我们只要把天然U放进去,就能获得Pu-239,还能发电。加上草原U矿的提炼技术,原本就能提升一定的U-235丰度,用在这种堆里,再合适不过了。”
高振东的长篇大论,正好击中了领导心头最痒的地方。这玩意儿这么好使?
实际上,如果抛开后世的那些更先进的反应堆不说的话,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最合适用U-238生产Pu-239的,就是石墨堆和重水堆,但是石墨比起重水的价格,那可就便宜多了。
不用多建,十年间能有几座石墨堆投产,“永远的20枚”就真的只能是一个彻底的梗,甚至这个梗都不见得会问世。
“这两个技术的级别,不在同一个等级上吧?北方同志愿意?”领导也有些动心,但是他相信北方同志不是傻子。
毕竟几片芯片,怎么能和核反应堆比?这年头全世界的共识——核就是一切,就是未来。
高振东脸上,出现了一抹笑容:“领导,别的可能不行,但是这个还真有可能,您听我慢慢道来。”
高振东掰着手指头,一一分析。
其实也没多少内容,不过听起来都挺有道理。
首先,白熊曾经向我们输出过石墨水冷堆的技术,虽然是比较老的那种,但是至少这一点上,大大的削弱了对方在输出石墨堆这件事上的顾虑。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容易多了,不就是石墨堆嘛,以前就给过。
而且我们的石墨堆是已经投产的,白熊从我们已经起爆成功多次的聚变武器就能推出这一点,这样一来,对方就更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自己不给,人家南方同志也有,好像没有什么藏起来的必要。无非就是多了一部分发电的技术嘛,小意思啦。
第二点,半导体生产线这个东西不只是能用在航天领域,而是在一切领域都有用。高振东相信,能让白熊下定决心向我们提出这个略显天方夜谭的要求,必定不仅仅是航天领域那点点需求在推动。
用途广,对方愿意付出更大代价的可能性就越高。
而高振东说出来的第三点,却让领导在心里称赞,振东同志果然不仅仅埋头技术,还会抬头看国际形势,并结合到具体的工作中来分析,非常难得。
“第三点,现在北方同志正在和花旗人展开太空竞赛。虽然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位宇航员,都是北方同志获得了胜利,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对于在后面紧紧追赶、而且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技术优势的花旗佬,他们为了保住这种政治收益巨大的领先,是愿意在一切相关方向上获得尽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