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章 撤!不撤不行(4k)(3 / 5)

是一种巨大突破,对于高振东来说实在是没必要,太过奢侈。

    低温下的超导、超流现象,大家都知道,觉得高振东这个建议不错。

    “嗯……你说的这个方向有点意思,我们回头仔细折腾折腾。”

    三十年以后,在场的某两位同志站在北欧的领奖台上,是这么说这件事情的。

    “……我要感谢我们国家的高振东委员,首先是他作为石墨烯的发现者,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最基础研究对象。其次,是他在石墨烯诞生之初,就以石墨烯之父的敏锐眼光,为我们指出研究的方向……”

    类似的发言,一共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因为整数量子霍尔效应,一次是因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与高振东上辈子的过程不同的是,这两个量子霍尔效应的提出与石墨烯之间的关系反了过来。

    ——

    京城,几名首长看着从雪域高原送来的关于“646河谷伏击事件”的报告,感慨中带着轻蔑。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啊,不过这也没什么大不了滴,越是疯狂,说明它们越是害怕嘛。”一位首长笑道。

    “但是这件事情,还是很恶劣的。他们利用邻国的基地来达到它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对我们的战士始终是一个威胁。”

    “嗯,哪儿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不过这件事情啊,就交给相关部门的同志们去做吧。只要我们自己发展不出问题,他们就改变不了大势,至于具体的事情,相信同志们是能做好的。”

    这件事情,甚至上不了我们的公开大报,只是在内参报纸上提了这么一嘴。

    高振东看到的时候,禁不住拍了一下大腿,叫了一声“好”!

    这件事情居然还是发生了,原本高振东还以为随着雪域高原情势的变化,这事儿会被蝴蝶翅膀扇飞来着。

    没想到花旗佬和约翰牛还是那么执着,而高山国还是那么不知死活。

    刚看到内参报道的前面几个字的时候,时间地点是让高振东心里“咯噔”一声的,还以为这件事情会原封不动的发生,如果那样的话,那他心里可就难受了。

    但是看到埋伏分子6死2俘,随行想要拍摄的约翰人员死伤俘各一的时候,他就忍不住叫出“好”来。

    原本这件事情在对方有心算无心,极端有利的地形优势之下,我们是吃了亏的,不过在对方三板斧过后,剩下的同志还是仗着自己精湛的单兵素质,成功撤退。

    但是在这里,事情完全不同。

    空地协同,密切配合,该炸的炸,该抓的抓,打出了这么漂亮的战果,高振东自然忍不住。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