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历史的惯性(4k)(3 / 5)

bsp;“说实话,这东西我也是突发奇想搞一搞的,想要起名字还真没那么深厚的功底,我怕我起出来的名字不够好。要不……在座的各位都是前辈,在这条路上耕耘日久的,你们来起一个吧。”

    他这个话其实是实话,要不然他也不会除了“石墨烯”,就想不出别的更贴切的名字了。

    别小看起名字这个事情,学过有机化学的同志都知道,给有机化合物起名字,或者倒过来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名字画出结构式,是有机化学的基础考点之一,如果上课不够认真,栽在上面的同志也不在少数。

    还别说,石墨烯这个东西虽然是凝聚态物理的产物,但是它的名字还真的来自有机化学。

    但是他说的事实归事实,同志们听着是真的有点麻,想上去搞他三拳两脚的冲动油然而生。

    在座的同志可都是这个领域的资深大牛了,按说什么离谱的事情都见过,但是高振东这话过于离谱。

    什么突发奇想?你这一整套的制备和验证方案弄下来,别说突发奇想临时起意,就算是正经研究这个的同志,都不见得能搞得清楚。

    不对,不是不见得,是根本想不到!毕竟朗道的理论还搁那儿呢,谁有兴趣在一条必死的道路上瞎特么折腾。

    诶……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也许他真的只是门外汉的灵光一闪,毕竟入了这个门的压根就不会想到还有这么一条路子。

    但这就更难绷!

    同志们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看来,我们还是不能对经典理论太过盲从啊,尤其是一些难以实证的理论,不能因为有权威结论在那里,就贸然放弃。”学部主任感叹道。

    如果这里的同志是普通的科研人员,高振东大概率会劝说尽量还是在已有理论框架内去做事情,主要是这种思路,很容易浪费一切资源之后还一事无成,包括研究人员自己的精力、寿命、健康。

    但是这里的同志可都是站在国内最顶端的,带领着大家进行科学上的突破和颠覆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他们的重要工作方向之一,所以高振东并没有多说什么。

    学部主任说到这里,才意识到刚才高振东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把冠名的荣誉,送给自己这帮人了?

    几位同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嗨,这怎么好意思呢。

    一边嘴上说着不好意思,一个个的一边在脑袋里开足马力,绞尽脑汁,务必要为振东同志这个颠覆性的材料起一个配得上的好名字。

    看来“战报会骗人,但战线不会”这句话的含金量,果然很高。

    “这是石墨晶体,那石墨两字是不能少的。”

    “嗯,石墨二维晶体?”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