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快得多。”说起这个,同志们对于不久前新上天的那颗通信卫星,赞不绝口。
别管有没有延迟,重要的是能不能打通。而且这种方式的延迟实际上并不算很高,比起外事邮件这些手段,快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而且比起通过白熊层层转过来的消息,无疑这种方式更加便捷,而且更重要的是安全!
发送方和接收方直接交易,没有中间商偷信息。
“那接替他们的同志已经过去了吧?”
“已经在白熊那边的维京城待命,6-9月,是维京城到巴伦支堡的航海航线可以开通的日子,这次的同志直接坐船过去,安全性好得多,而且也能携带更多的物资。”
“嗯,他们很辛苦,尤其是他们是第一批过去的同志,经验不足,什么都需要学习,环境恶劣,还担负了繁重的任务。早一点把他们接回来。”
“他们想9月才回来,卡着海上航线关闭的最后期限才回。”汇报的同志道。
听取汇报的同志断然拒绝:“不行,那边的气候太过恶劣,超期工作对他们的身体是不利的。”
“他们的建议,是新来的同志需要大量的时间熟悉和学习在北极圈内的工作和生活经验,怕耽误了工作,毕竟一整年的观测周期都还没搞完,他们想尽量帮助新到的同志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并且分担更多的任务。”
“那也不行。他们刚过去的时候也是新来的,难道他们的工作就没干好?要相信同志嘛,他们能做好的,这一次接替他们的同志同样能做好。个人英雄主义要不得,这样吧……给他们一个月,最多一个月!我不相信接替的同志一个月还进入不了状态!”
一天以后,巴伦支堡附近,一个由我们出资,白熊那边帮忙修建的小小的新基地里,一位同志伸出满是裂口的手,关闭了卫星通信终端,然后小心的用塑料布罩上。
塑料布罩上之后,客人看不见,同时也不容易被水、灰直接接触,而且塑料布也能透电磁波,不耽误接收。
这东西来得金贵,是国内通过白熊这边的飞机空投下来的,不过东西的确是好东西,也难怪国内花这么大的力气,也要空投一部下来,甚至都等不及来替换的同志携带上岛。
另外一名同志连忙问道:“怎么样?上级同意我们的请示没有?”
“没有完全同意,说是最多给我们一个月的时间。”操作卫星终端的同志有些遗憾。
“这怎么行?刚过来的同志这么短时间哪儿能接得上手!”另外一位同志有些焦急。
“行了行了,上级早就猜到了我们的想法,专门说了,要相信同志,相信同志的能力!这是命令,没有商量的余地!我们还是做好准备,迎接接替的同志上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