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种,也有其他数量的多连杆,总体来说,这东西的好处就在于体积小、结构相对简单、舒适性高、能适应多种驾驶风格,和略显极端的双叉臂不同。
反正高振东只能搞到四连杆,其他三连杆五连杆的,让同志们自己去想办法发展就行,高振东只管种种子。
高振东一边用意识翻看着这套四连杆的图纸,一边在现实中的黑板上把它画出来,边画边说。
如果说十一机部总工对这个不是很熟悉的话,那来自京汽厂的同志对这玩意可就熟悉多了,虽然第一次见到,但是在高振东的介绍之中,他们很快就领略到了这套悬挂系统的精髓和好处。
舒适性、适装性、适用性都很高,难得的是还不算复杂,当然要比简单和载重,跟板簧肯定没得比,但是这东西比板簧综合性能可不知道好了多少。
“这个不错,用于奔驰220这个级别车辆的悬挂,比起奔驰220S都强多了!”
“嘿,看起来复杂,但是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你说我怎么就想不出来呢。”
“这车开起来,估计像船一样,颠簸都不怎么感受的到。”
“所以才说这个悬挂舒适嘛,用在这个级别的车上,再合适不过了。”
“……”
等同志们宣泄一下激动之后,高振东才道:“如果用单关节后摆轴做保底,用这个悬挂作为目标,以仿制奔驰220S车身底盘为基础,前麦弗逊后四连杆悬挂,结合牵引力控制系统,只要调教得当,这个高级轿车的底盘也就立起来了!我们都知道,车辆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我们已经解决了两大件,剩下的变速箱,先用手动挡和AMT顶住,基本上这辆车在硬底子上,就已经全面超越奔驰220S。”
高振东这话一点都不吹牛,除了略微领先的463发动机,全面领先的底盘之外,就连变速箱其实也并不落后,220S也是手动挡和自动挡,那个自动挡实际上是自动离合器,从根子上来说,没比AMT强到哪里去。
其实相比奔驰220S,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改进,那就是车身!
220S是非承载式车身,带梯形大梁的,就和高振东上辈子的那些真正的硬派越野车一样,这在60年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车内空间更大、重量更轻、更舒适、操控更好的承载式车身这年头还没什么谱呢。
不过这种车身对钢材强度有要求,就等等吧,主要是钢铁手册还没整完呢,很多钢种也还没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不妨和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一样,作为技术储备或者升级空间。
而且,我们的同志并没有什么高级轿车车身底盘的原创设计能力,直接要求上承载车身,几乎可以肯定必定扯着淡。这部分还是利用仿制成果就好,主要是换个壳子。
科技以换壳为本,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