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双脉冲,由空向陆?(2k,先保全勤)(2 / 3)

;  就算抛开空气动力学不说,两套导弹飞控其实不是太大问题,但是两套导弹飞控的存储空间就比较抠脑袋了,不论是磁带还是磁盘,都不能满足要求,还得要么磁芯,要么半导体。

    这两个存储器都非常贵,而且还要考虑弹上空间。所以当高振东刚说出来,同志们就明白了,这个事情好像得不偿失。

    “高总工,那要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想不通就不想了,这儿不是有人嘛。

    “我的建议是,在一个火箭发动机壳体内解决问题。”

    一个发动机之内解决问题?同志们听懂了,但是没想通。

    “我们没有太明白呢,高总工。”导研院的同志道。

    “其实就是在不改变空空导弹气动外形的情况下,要能有末端能量。比如,我们的火箭发动机,可以分成两次点火,第一次点火先把导弹打出去,获得速度,到了末端之后,再次点火,获得末端动能。”高振东站起来,边说边画图。

    其实也只是一个示意图,但是同志们都看懂了。

    “这个……好像不太难?”这是导研院的同志们第一感觉。这很正常,毕竟二踢脚这东西,我们已经玩了多少年了。

    高振东点点头:“嗯,这个原理很简单,但是细节可能不是那么容易解决,如果要做的话,先做着,有问题我们再解决。但是要想解决末端高机动的问题,我们就只有这么做,其他办法,代价都比这个要大。在火箭发动机工作的过程中,有两次陡升陡降,按照波形来看的话,形成了两个脉冲,所以我起名为双脉冲发动机。具体的,如果没有办法的话,后面可以找我。”

    在高振东一年前抽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教材里,有双脉冲,所以他能直接说这句话。细节可能不好说,但是至少基本构型没问题。

    空军的同志对技术细节是不管的,一边看一边点头,反正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达到了效果就好。

    导研院的同志是一边听一边记,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别说听过了,就是想都没想过,毕竟那是20世纪到21世纪之交才有的概念。

    只是提出概念的,反而没有搞出来,对吧,花旗佬。

    导研院的同志只知道一点,那就是高总工说了,如果没有想法,后面可以找他。

    高振东看同志们在努力的记录,等了一下,看大概差不多了,才开始提起下一个想法。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导弹后续怎么改进?”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真正实践的话,没有那么容易。

    “改进的话,我们想的就是增大射程,提高机动,提升命中率……”

    导研院同志说的改进方向还是在空空导弹的概念上改,但是高振东不止要这么多。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